誠信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一項基本規(guī)范。誠實守信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而且是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古今中外,講誠信普遍受到人們的贊譽。在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建設社會誠信文化,提高公眾的誠信道德素質,完善社會誠信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罢\信友愛”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然而,當前社會卻存在誠信危機,由“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來的商品造假現(xiàn)象及其危害性,達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金融欺詐、商業(yè)欺詐、政務失信、學術造假等現(xiàn)象層出不窮。這些欺詐失信行為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影響了社會和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學校不再是純潔的知識殿堂,社會誠信危機也逐漸影響到了大學校園文化。在當代中國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著誠信意識淡薄的現(xiàn)象,失信行為也時有發(fā)生。這些不良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高等教育的質量,造成了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下降。因此,加強大學生誠信建設已經成為人們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強烈期盼。誠信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誠信意識的重要途徑,誠信制度是構建大學生誠信體系的制度保障,誠信檔案的建立在大學生誠信建設中處于關鍵性地位。構建以誠信教育、誠信制度、誠信檔案為主要內容的大學生誠信體系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