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文化

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文化

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文化

定 價:¥28.00

作 者: 孫居濤,戴德錚 主編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學科
標 簽: 國際經濟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7074460 出版時間: 2010-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87 字數:  

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世界經濟、政治、文化都處于變革之中,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冷戰(zhàn)結束,世界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轉折,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經濟全球化趨勢,一方面正在加速發(fā)展;另一方面它的消極作用日益凸現。世界經濟多極化與世界經濟區(qū)域化并存,南北矛盾日益凸顯。,世界經濟整體在發(fā)展,但矛盾突出,特別是當前的金融危機,影響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國際形勢總體上趨于和平、緩和、穩(wěn)定,但依然存在局部的戰(zhàn)亂和動蕩。我們正處在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大時代。,我們面對的是“兩制共存競爭”的現時代,總體來看,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當代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與統(tǒng)一性、沖突性與融合性的特征,先進文化是世界文化發(fā)展的主流。

作者簡介

暫缺《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文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經濟全球化趨勢
一、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及其特點
(一)經濟全球化的內涵
(二)經濟全球化的形成
(三)經濟全球化的特點
二、經濟全球化發(fā)展中遇到的問題
(一)反全球化運動日趨激烈
(二)經濟全球化遭遇暗流
(三)發(fā)達國家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趨嚴重
三、經濟全球化的兩重性
(一)經濟全球化對發(fā)達國家的影響
(二)經濟全球化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
(三)發(fā)展中國家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第二章 當代世界經濟格局
一、當代世界經濟多極格局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趨勢
(一)世界經濟格局的內涵
(二)當代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發(fā)展的趨勢
二、南方和北方的矛盾
(一)南北矛盾的由來
(二)南北之間的主要矛盾
(三)如何看待南北矛盾
三、世界經濟區(qū)域化
(一)經濟區(qū)域化的內涵及由來
(二)三大經濟區(qū)域組織
(三)經濟區(qū)域化的作用及影響
第三章 當代世界經濟的發(fā)展
一、當代世界經濟的整體發(fā)展
(一)世界經濟的增長
(二)國際貿易的發(fā)展
(三)國際金融的發(fā)展
(四)國際投資和跨國公司
二、協(xié)調世界經濟的三大組織
(一)世界貿易組織
(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三)世界銀行
第四章 當代世界政治格局
一、當代世界政治格局與多極化的內涵
(一)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歷史轉換
(二)多極化的內涵
二、世界政治多極化的初現與當今態(tài)勢
(一)世界政治多極化的初現
(二)對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不同看法
三、多極化的現狀與未來
(一)多極化的現狀
(二)未來格局
四、世界多極政治格局的優(yōu)點與多極化的曲折歷程
(一)世界多極政治格局的優(yōu)點
(二)世界多極政治格局形成的曲折歷程
第五章 “大的歷史時代”
一、“時代”的概念
(一)“時代”概念的泛用
(二)“時代”概念的特指
二、“大的歷史時代”的提出及其內涵
(一)“大的歷史時代”的提出
(二)“大的歷史時代”的內涵
三、“大的歷史時代”的“兩個過渡”
(一)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二)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
(三)“大的歷史時代”處于初級階段
第六章 兩制共存競爭現時代
一、“兩制共存競爭現時代”提法的理論依據
(一)經典作家關于“現時代”的思想
(二)經典作家關于“兩制共存競爭”的思想
二、“兩制共存競爭現時代”與新科技革命
(一)科技進步不斷推動人類歷史進入新時代
(二)新科技革命推動“兩制共存競爭現時代”的形成
三、“兩制共存競爭現時代”與全球化
(一)“兩制共存競爭現時代”在前兩次全球化浪潮中逐漸形成
(二)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促使“兩制共存競爭”態(tài)勢最終確立
(三)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轉換對“兩制共存競爭現時代”的影響
四、“兩制共存競爭現時代”與中國
(一)理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二)實踐的與時俱進
(三)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上升
五、對“兩制共存競爭現時代”的理解切忌片面性
第七章 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主題
一、“當代世界主題”的確立與重大意義
(一)時代主題的轉換與鄧小平的科學判斷
(二)鄧小平“當代世界主題”是對馬克思主義時代觀的繼承與重大發(fā)展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fā)展觀對“當今時代主題”的新發(fā)展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當今時代主題”的新發(fā)展
(二)科學發(fā)展觀對“當今時代主題”的新發(fā)展
三、世界整體態(tài)勢:和平、發(fā)展與合作是主流
(一)世界和平是主流,也是突出難題
(二)世界發(fā)展是主流,也是核心難題
(三)世界合作水平上升,競爭和斗爭依然存在
四、當今時代主題與大時代、現時代的關系
(一)三者根本動力的一致性
(二)三者性質的共同性
(三)總體上的歷史進步性
(四)三者在目標、任務上的差異性
第八章 當代國際政治秩序
一、“國際政治秩序”的闡釋
二、當今國際政治秩序的態(tài)勢與形成原因
(一)當今國際政治秩序的態(tài)勢
(二)形成當今態(tài)勢的復雜原因
三、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各國構思
(一)美國推銷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二)日本追求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三)歐洲聯(lián)盟追求的國際新秩序
(四)俄羅斯設計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五)發(fā)展中國家主張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六)中國主張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四、國際政治秩序的未來變數
(一)破“舊”立“新”的任務艱巨
(二)辭“舊”迎“新”前景光明
第九章 當代世界文化的基本特性
一、當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與統(tǒng)一性
(一)文化的多樣性與統(tǒng)一性
(二)當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三)當代世界文化的統(tǒng)一性
(四)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
二、當代世界文化的沖突性與融合性
(一)當代世界文化的沖突性
(二)當代世界文化的融合性
第十章 當代世界文化的發(fā)展趨勢
一、當代世界文化的發(fā)展
(一)世界文化“多元一體”的發(fā)展態(tài)勢
(二)世界文化與主流文化
(三)全球文化的文化理念
二、全球文化的表現形態(tài)
(一)數字地球
(二)網絡文化
(三)中國先進文化
(四)先進文化的社會功能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