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又譯作《國家篇》、《共和國》等,與柏拉圖大多數(shù)著作一樣,以蘇格拉底為主角,用對話體寫成,共分lO卷,其篇幅之長僅次于《法律篇》,一般認為屬于柏拉圖中期的作品。這部“哲學大全”不僅是柏拉圖對自己前此哲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而且是當時各門學科的綜合。它探討了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教育、文藝等各領域的問題?!独硐雵肥顷P于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的對話,給后人展現(xiàn)了一個完美優(yōu)越的城邦。柏拉圖在其中討論了國家的起源、性質和結構等根本問題,還區(qū)分了不同的政體,比較它們的優(yōu)劣得失,尋找它們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柏拉圖設計了一套政治藍圖,既帶有烏托邦的理想色彩,又有階級國家的痕跡,構成了以后各種作為社會政治理想而提出的烏托邦方案的開端,對于西方政治思想具有難以估量的影響。本書依據(jù)英國學者康福德的譯本譯出??蹈5掳言譃?部40章,并在每章前添加了導言。整理后的作品主題突出,層次分明,大大方便了讀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