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風景園林師聯(lián)合會(IFLA)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
蓬萊鎮(zhèn)濱海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
作者:劉曉明/指導教師:孟兆禎
水岸及其周邊環(huán)境的風景化
作者:周曦/指導教師:孟兆禎
生命之旅——十渡風景區(qū)規(guī)劃與設計
作者:朱育帆/指導教師:孟兆禎
自然和歷史之路——杭州大運河地區(qū)改造規(guī)劃
作者:林箐/指導教師:孟兆禎梁伊任
城廓的回憶
作者:蕭晶王文奎/指導教師:梁伊任王向榮
尋找遠去的西湖
作者:韓炳越李正平張璐劉彥琢
指導教師:王向榮林箐劉曉明
神秘摩梭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文化
作者:鄧武功薛曉飛周虹胡敏
指導教師:賈建中唐進群劉曉明徐波趙中樞
安全盒子——北京傳統(tǒng)社區(qū)中的兒童安全成長模式
作者:余偉增高若飛耿欣魏菲宇高欣
指導教師:李雄梁伊任章俊華
循環(huán)經濟模式下的生態(tài)恢復設計——官廳水庫多基生態(tài)系統(tǒng)
作者:張帆仇銀豪李勝閏 明郝培堯胡繼光
指導教師:梁伊任魏民
水的庇護所——身為水處理器的社區(qū)
作者:蘇怡鮑沁星李昱午張云路/指導教師:李雄
蝴蝶效應——“孕育·覺醒·振翅”
作者:趙乃莉周建猷孫鵬/指導教師:林箐魏民
隨海而漂,畔海而息——利用黃??稍偕茉唇⒗硐牖坝^模型
的概念設計
作者:李然白樺琳石磊/指導教師:李雄
捕霧——廬山霧收集系統(tǒng)與水處理景觀
作者:李辰李楠萬喬西張彥
指導教師:劉志成梁伊任朱建寧
綠色的避風港——作為綠色基礎設施的防風避風廊道
作者:張云路蘇怡劉家琳鮑沁星張曉辰/指導教師:李雄
S+C——羌峰寨生態(tài)性恢復規(guī)劃
作者:沈潔王思元李洋任蓉胡婧
指導教師:王向榮林箐朱建寧
“移植”的河道
作者:孫帥董麗黎瓊茹束冬冬張慧
指導教師:王向榮林箐
明日的活力之城
作者:李然李昱午李冠衡白樺琳楊憶妍
指導教師:李雄
找尋歷史的記憶——挽救逝去的護城河
作者:高江菡林昱楊芊芊馮瀟靳瑞聰
指導教師:周曦
“綠云”——綠色基礎設施在氣候變化中的角色
作者:姜松蘇博咸宇鵬李夢一欣張焱菁
指導教師:劉志成
因水而遷因水而居——中國南水北調中線移民入遷
村落的綠色基礎設施
作者:趙晶張鋼/指導教師:王向榮林箐
綠帶——商業(yè)步行街的一種附屬結構
作者:張亞平朱時雨李萍/指導教師:李雄
水之根——綠色基礎設施的根源,城市的根基
作者:洪泉唐慧超陳科育方威
指導教師:王向榮曹禮昆王沛永
酶——以可持續(xù)的景觀重塑北京非正式居住區(qū)
作者:魏彝許天馨于涵周衛(wèi)玲
指導教師:曹禮昆瞿志 。
煤礦花園——廢棄煤礦的棕地修復
作者:于曉森汪聽夢張德娟王銘子李振杰
指導教師:李雄
在縫隙中生長——城中村園林景觀設計
作者:閏煜濤李曉佳白丹賈秉璽苑朋淼
指導教師:劉志成趙鳴朱建寧
群——明日的綠色基礎設施
作者:趙乃莉熊亮孫鵬李璩周建猷
指導教師:林箐俞7L堅魏民
1996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
居庸關村鎮(zhèn)改造設計
作者:李永紅/指導教師:白日新 劉曉明
國際風景園林師聯(lián)合會亞太區(qū)(IFLA APR)大學生風景
園林設計競賽
拉薩城市生長痕跡——極限·盲點·年輪
作者:朱育帆/指導教師:孟兆禎
創(chuàng)造拉薩可持續(xù)的雪水景觀
作者:趙文斌褚天驕盧姍姍
指導教師:劉曉明李存東史麗秀
呼吸的大明宮
作者:徐姍周嘯/指導教師:劉曉明
2008中日韓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
寧波植物園總體規(guī)劃——自然與文化積淀的融合
作者:徐姍張晶晶朱里瑩
指導教師:劉曉明
重組生態(tài)——繪制植物美好家園
作者:李利梁仕然李驚
指導教師:王向榮 林箐
衍生之鏈
作者:趙晶周建猷張鋼
指導教師:王向榮 林箐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
涵壁園——墻之情理,石水之喻
作者:孫帥董麗束冬冬張慧黎瓊茹
指導教師:王向榮 林箐
水脈
作者:李驚李利徐析杜永安
指導教師:王向榮 林箐
戲迷之路
作者:張鵬黎章程/指導教師:劉曉明
綠源療澤——引入自然過程的濱海濕地生態(tài)恢復
作者:干曉森汪聽夢張德娟李振杰王銘子
指導教師:李雄
柳暗花明——什剎海南岸四合院改造
作者:張鋼趙晶/指導教師:王向榮林箐
走向新鄰里
作者:丘華恩董荔冰/指導教師:王向榮
附錄
《2009lFLA競賽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