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一個既響亮,又親切;既讓人感到無比驕傲,又讓人感到萬分玄奧的詞匯。在這個詞匯背后,蘊含了太多太多的東西。國學所包容的感情真摯而又熱烈,當我們體會先賢們情懷的時候,總不免心神激蕩、目眩神迷;國學所表現(xiàn)的文字優(yōu)雅而又脫俗,當我們品讀千古流傳的篇章時,總不免陶醉于其中,癡迷不已:國學所表達的思想質樸而又深邃,當我們試圖接近古代大師們的時候,總不免茅塞頓開,大有收獲……國學,是中國人的精神食糧,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營養(yǎng),使得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中國文化發(fā)揚光大:國學,是中國人的精神脊梁,使我們中華民族可以傲視寰宇,屹立于世界之林五千年而不倒!幸喜的是,我們這個時代,已經越發(fā)重視國學的地位和所能起到的作用。打開電視,諸如《百家講壇》等各類國學題材的節(jié)目大受歡迎,收視率不斷攀高;翻開報紙,國學方面的話題不斷出新,熱點問題此起彼伏;進入網絡,關于國學的討論激烈尖銳,平民百姓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話語權力;再看看書店,關于國學的書籍層出不窮,掀起了一陣高過一陣的國學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