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人都是這樣,像老鴉做窠似的,東西一樣一樣拖進來。日積月累,家里像雜貨鋪一樣,終于堆放不下了。其實,買一百件不如買一件,這樣的真理,從踏上收藏之路那天起,就成為了座右銘。但是,真理往往務虛,缺乏可操作性。每次買東西的時候,你能確定你是在買那“一件”呢,還是一百件中的一件?這是很難知道的。就像寫東西的人,也常常有人告誡他,你要寫得少一點,寫好一點。道理是對的,但是,沒有一個人在決定寫一篇東西的時候,是認為自己將會寫出一篇不太好的作品。每一篇東西,在落筆之初,都是把它當作驚世之作來寫的。一篇東西好不好,是不是值得把它寫出來,往往是在東西寫好之后,甚至在作品發(fā)表之后,才能知道答案。收藏也是這樣,買一件東西,當時總是有買它的理由的。如果覺得它不好,就不買它了。因此,盡管懷揣著“寧買一件不買百件”的真理,也往往會把許多垃圾貨拖回家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