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是我國小說史上第一部神魔小說,也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峰。它以其想落天外的奇妙構思、豐富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典型的人物形象、寓莊于諧的藝術風格,以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寄寓深沉的哲理蘊含,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喜愛。成為繼《三國演義》、《水滸傳》之后又一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文學名著?!段饔斡洝返某蓵^程,大抵與《三國演義》、《水滸傳》類似,先經過了長期的民間集體創(chuàng)作,而后由文人獨立加工完成。玄奘取經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唐貞觀三年(629),僧人玄奘(602—664)不顧禁令,偷越國境,出玉門關,取道新疆北路,越蔥嶺,經熱海,途經西域百余國,跋涉萬多里,歷時凡四載,才抵達天竺。在天竺十三年,遍學大小乘佛教教義。貞觀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長安,帶回佛經657部。后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稍后,其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天大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