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篇
第1章 緒論
1.1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的特點與任務
1.1.1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的特點
1.1.2 “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的任務
1.2 互換性概述
1.2.1 互換性的含義
1.2.2 互換性的種類
1.3 精度要求與加工誤差的評定
1.3.1 精度及精度要求
1.3.2 加工誤差的限制與評定
1.4 標準化與優(yōu)先數(shù)系
1.4.1 標準
1.4.2 標準化
1.4.3 優(yōu)先數(shù)和優(yōu)先數(shù)系
習題
第2章 幾何量的加工誤差和公差
2.1 幾何量的加工誤差
2.1.1 尺寸誤差
2.1.2 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
2.1.3 表面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表面粗糙度)
2.2 尺寸公差與配合的基本術語及定義
2.2.1 有關尺寸的術語及定義
2.2.2 有關尺寸偏差、公差的術語及定義
2.2.3 有關配合的術語及定義
2.3 尺寸公差與配合的國家標準(公差配合的選用)
2.3.1 標準公差系列
2.3.2 基本偏差系列
2.3.3 對未注公差尺寸的要求
2.4 幾何公差及其公差帶
2.4.1 幾何公差的符號及代號
2.4.2 評定對象
2.4.3 評定基準
2.4.4 幾何公差的標注
2.4.5 形狀公差項目及其公差帶
2.4.6 位置公差項目及其公差帶
2.4.7 幾何公差值
習題
第3章 幾何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系
3.1 基本概念
3.1.1 作用尺寸
3.1.2 實體狀態(tài)和實體尺寸
3.1.3 極限尺寸判斷原則(泰勒原則)
3.1.4 實效狀態(tài)和實效尺寸
3.2 公差原則
3.2.1 獨立原則
3.2.2 相關要求
習題
第4章 表面粗糙度
4.1 概述
4.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4.1.2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
4.2 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
4.3 表面粗糙度的標注
4.3.1 表面粗糙度符號
4.3.2 表面結構完整圖形符號的組成
4.3.3 表面結構要求在圖樣上的注法
4.4 表面粗糙度的選擇
習題
第5章 螺紋的公差與配合
第6章 測量技術基礎
項目篇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