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語詩歌的上下文關系中,我們現在寫作的現代漢語詩歌也類似于這棵樹,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不得不說,它還不是一棵參天大樹。喬治·塞菲利斯在談到希臘現代詩歌興起時曾說過:“同時,讓我們提醒下一代人,若說提倡使用俗語的運動是我們民族歷史上這一代人的一件大事,那是因為首先它象征著走向真理的第一步和轉折點。此外,讓我們建議他們去尋找真理,就像第一批主張俗語的人那樣,不問他們怎么才能做希臘人,只堅信事實,既然他們是希臘人,從他們靈魂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就只能是希臘的而不是任何別的東西?!蹦憧?,“尋找真理” “從靈魂中創(chuàng)造出來”,這都是多么老套的說法,但是除此之外,詩歌真的需要別的什么途徑、從別的什么地方發(fā)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