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視覺傳達藝術與設計研究
02問題設計
03共融 共生 共美:海南熱帶…
04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美…
05諸樂三文獻集
06多元化背景下中國現代藝術…
07現代標志設計理念與應用研…
08探索與重生:二十世紀的拉…
09新時代高校藝術教育研究
10現代設計色彩及應用
馬良書 著
《回到元點》從一個畫家、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看待藝術創(chuàng)作問題,其觀察問題與得…
可購
雷子人 著
《畫非畫》畫與文對我而言,越想靠近越不能靠近,越不能靠近又越想靠近,在很…
陳振濂,西泠印社 編
百年西泠·金石緣”大型系列活動延續(xù)了2007年“百年西泠·中國印”、…
劉鴻武 著
《非洲藝術研究》從全球化時代人類藝術多元交流的背景上探討非洲藝術的品質、…
鄭懷義 著
《鄭懷義書法長卷》作為編者之一,心情格外激動,也愿意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
鄭春泉 著
眾所周知,任何一種舊文化的衰敗或新文明的誕生都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往往是一…
王琪森 著
《金石書畫鑄春秋:韓天衡》以總結韓天衡的藝術成果和藝術經驗為主線,形象生…
黃惇 編
服飾,是人類生存和社會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生活資料,在人類生活的三大支柱——…
韋明 著
《中國歌劇音樂劇散論》,1944年參加新四軍前線劇團、曾任第三野戰(zhàn)軍文工團戲…
賀丹晨 編
明正德六年,出生于四川新都的進士第人楊升庵,吟出不朽絕句《臨江仙》&…
孫珊,胡希佳,王衛(wèi)華,潘魯生 著
公共藝術是現代環(huán)境藝術學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泛指公共空間和公共場所的各種…
西泠印社 編
《西泠印社(總第25輯)》為西泠印社篆刻文獻學研究小林斗盦紀念專輯,精心組…
肖勇 著
《名師設計實驗課程:信息設計》通過平面設計與信息設計的互相融合及信息圖標…
王敬恒 著 劉振宇 編
這些隨筆和日記從沒想過要出版,只是少數朋友看過。劉君振宇讀后一再敦促出版…
王子林,金開誠 著
海上畫派是各種不同繪畫風格的畫家,在上海這開埠后既熟識又陌生的土地上共同…
中國歐洲藝術中心 編
中國歐洲藝術中心(CEAC)的十年歷程,集天時、地利、人和于一身:其實那只是…
蕭鴻鳴 著
《八大山人在介岡》以八大山人遺留至今的作品為依據;從最新發(fā)現的文獻、史料…
厲震林 著
厲震林教授的新作《電影的轉身:中國電影的現代化運動及其文化闡釋》,是一部…
魏毅東 著
《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以現當代視覺文化的視角對藝術的當下狀況及未來命運進…
劉寧寧 著
《后現代藝術理論建構性研究》著眼于體系的完整性,對后現代藝術理論建構性的…
馬喆 著
藝術,是心靈深處的泉眼,那清澈甘冽的泉水自然地流淌。我知道我是深愛著她的…
韓雪巖 著
暫缺簡介...
董俊新 編
由中國文化部主辦,香港特區(qū)政府民政事務局、澳門特區(qū)政府文化局協(xié)辦,中國對…
后金融危機時代,并非雨過天晴。由希臘債務危機引發(fā)新的經濟問題,影響面甚大…
杜少虎 著
20世紀早期西畫家的社團活動,是中國現代繪畫史上具有獨特地位和意義的現象?!?/p>
鄭歡 著
《從眼動到行動:視覺跟蹤研究新方法》內容包括:行為研究——不僅是對專業(yè)工…
鄭向虹,楊雪梅 著
《美術設計基礎(第2版)》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造型基礎,內容包括素描基礎…
高嶺,王端廷 編
工業(yè)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是中國當代社會三大主要特征,也是中國當代文化三大核…
易英 著
《原創(chuàng)的危機》為作者自2000年以來的當代藝術批評的文集。新世紀的十年,是中…
西沐 著
《中國藝術品市場白皮書》年度人物在大家的廣泛關注下就要陸續(xù)發(fā)布了,這是我…
陸昂 著
時代美術館是一家民間非營利性美術館,自2008年5月成立以來,一直密切關注當…
楊維民 著
《中國當代藝術家文獻全集:劉子建》包括了劉子建自序、批評家評論:殷雙喜 …
陳恒 著
《且行且說:文化教育與動漫影視藝術論集》為一部研究與年輕人有關的動漫影視…
楊善武 著
《傳統(tǒng)宮調與樂學規(guī)律研究》由作者1999-2004年間于《中國音樂學》、《音樂研…
張群生,呂順 著
詭異中的可能、危情時代的視覺預言——呂順動物藝術的啟示、現世寓言——呂順…
倪志云 編
《美術的地緣性》依據與會者所呈交的論文內容調整劃分為六個專題分場:1.差…
陳振濂 著 西泠印社 編
黃易是清代最重要的金石學家之一,字大易,號小松,又號秋庵,仁和(今浙江杭…
《中國藝術品市場批評概論(套裝上下冊)》包括上下兩篇,上篇為理論篇,下篇…
李穎 著
李繼開重新開啟了繪畫在中國的想象之門,在畫面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完全個人的世界?!?/p>
焦興濤,李竹 編
《脈: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論文集(1939-2009)》包括理論研究;中國雕塑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