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年間的無限希望》寫的是宣和暮年。東京汴梁依然是燈紅酒綠,笙歌鼎沸;青樓里,小姐們鳴囀嬌啼,舞姿翩翩;酒肆中,食客們觥籌交錯,長夜酣醉;朝廷上,百官們一如既往地文恬武嬉,醉生夢死……艷麗的晚霞中,大宋帝國盡情享受著它空前的繁華和富足。然而,巨大的危機正在降臨。北疆的千里草原上,幾十萬剽悍的金國女真人,金戈鐵馬,整裝待發(fā),氣勢如虹。只等一聲令下,便將猛撲過來。此時此刻,大宋王朝的四個最高權貴在忙什么呢?忙一張畫。一張南唐周文矩的畫。這是一張稀世名畫。從小就迷戀丹青筆墨的大宋皇帝宋徽宗趙估為此欣喜若狂,愛不釋手,天塌不管。他的幾個重臣更是為此勾心斗角,費盡心機。因為這張畫的價值遠超其本身:畫里藏著一個驚天秘密。這秘密追溯到南唐末代君主李后主李煜,追溯到唐太宗,最后可追溯到中國古代書法的頂峰——書圣王羲之。千百年來,王朝更迭,帝王來了又去,唯有書圣王羲之和他的墨寶燦如星辰,煥若神明,光輝永恒,讓蕓蕓眾生如醉似狂。為了得到王羲之的墨寶,平民可以砸鍋扒房,賣兒鬻女,傾家蕩產;帝王可以無視江山,不管社稷。內憂外患,兵臨城下,大廈將傾,天塌地陷也要先擱一邊。王羲之重于一切,王羲之高于一切……南唐就這樣走向了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