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物,尤其是有影響的高級官員的傳略,目前各種書籍介紹較多,且很詳盡。但有系統(tǒng)的按部門的,將一個部門中的主要官員全部列入,則尚缺如。為了補足這一點,本人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整理先祖父有關清代人物著作手稿時就開始收集這些人物史料,準備編纂一部清代官員系列史料叢書,始名為《清代高級官員全錄》。本人自幼與先祖父生活在一起,深受老人家的影響,每日看他坐在堆滿一本本參考書的案前,不知疲倦的埋頭寫作,站在祖父書桌旁,看著那一疊疊寫滿了雋秀毛筆字的稿紙,雖然我看不懂,但我想那一定是祖父一生所積累的知識和才學的記錄。因為忙于著述,祖父對我們的教誨不是很多,但有空就教我們識字,給我們講歷史故事,教我們背誦古詩詞,鼓勵我們好好學習立志將來做大事。在我幼小的腦海中深深印鑄著祖父那不倦學習和勤奮筆耕的身影。只是在我長大了,祖父離開了我們之后,才領悟到那時老人家是在抓緊時間為后人和社會保留知識和財富,這種精神總是使人很欽佩和仰慕的,是應該學習和繼承發(fā)揚的。先祖父朱彭壽清同治八年生于浙江海鹽,二十歲成舉人,光緒二十四年為二甲第十一名進士。歷任內閣中書,侍讀,練兵處提調,陸軍部左丞,官至二品典禮院直學士。辛亥革命后一九一八年曾任北洋政府秘書,秘書長幫辦,一九二八年卸職在家著書。一九五O年病逝于北京,享年八十二歲。先祖父長期躋身仕途,多年一直從事文案工作,并專司承擬奏折等事,因而對清代的人文、科甲、職勛、典制等故事極為詳熟。一生有二十多部著作,約四百萬字。尤其對清代人物史料收集較多,在其所著的《皇清紀年五表》、《皇清人物考略》和《皇清人物通檢》三書中共收錄了約兩萬人的基本史料,是很難得的??上н@些手稿積壓了近一個世紀,大部都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