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市政工程橋梁概念設計與分析理論(上冊)

橋梁概念設計與分析理論(上冊)

橋梁概念設計與分析理論(上冊)

定 價:¥40.00

作 者: 劉釗 編著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公共交通/路橋

ISBN: 9787114085512 出版時間: 2010-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1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以橋梁概念設計和分析理論為主線的橋梁工程教程。上冊內(nèi)容包括兩部分:橋梁設計總說和混凝土梁橋;下冊內(nèi)容包括三部分:拱橋、斜拉橋和懸索橋。本書上冊的特點有:①對橋梁設計準則和概念設計要點進行了深入討論,結合工程實踐,強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②注重吸收國內(nèi)外新的設計理念和方法。例如,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的合理成橋狀態(tài)設計方法,混凝土梁橋D區(qū)設計的拉壓桿模型方法,節(jié)段預制拼裝橋梁的抗剪設計等,其中不乏最新研究成果。③面向工程實際,推崇實用方法,注重定性判斷和定量估算。④列舉了不少世界范圍內(nèi)的工程案例和經(jīng)驗教訓。本書可以作為橋梁及結構工程類博士、碩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橋梁設計、研究和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橋梁概念設計與分析理論(上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橋梁設計總說
第l章 橋梁屬性與結構形式
1.1 橋梁的屬性
1.2 橋梁結構的分類
1.3 橋梁結構形式與合理跨度范圍
本章 參考文獻
第2章 橋梁設計準則
2.1 橋梁設計的基本目標
2.2 安全性和適用性
2.3 經(jīng)濟性
2.4 美觀性
2.5 橋梁設計準則討論
本章 參考文獻
第3章 橋梁概念設計討論
3.1 結構方案不唯一,要權衡擇優(yōu)
3.2 清晰的傳力途徑,可靠的平衡機制
3.3 細節(jié)決定成敗
3.4 對可施工性的考慮
3.5 對極端事件的考慮
3.6 對可維護性和可更換性的考慮
3.7 對耐久性的考慮
3.8 定性校核定量,手算判定電算
3.9 建筑師的參與有助于提高設計品質
本章 參考文獻
第Ⅱ部分混凝土梁橋
第l章 混凝土梁橋概述
1.1 混凝土梁橋技術溯源
1.2 混凝土的特性._
1.3 預應力鋼筋及其錨固裝置
1.4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基本行為
本章 參考文獻
第2章 混凝土梁橋的結構形式與構造
2.1 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的結構特點
2.2 中小跨度混凝土梁橋
2.3 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橋
2.4 節(jié)段預制拼裝和體外預應力技術
2.5 混凝土梁橋的施工方法和預應力筋布置方式
2.6 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的材料用量
本章 參考文獻
第3章 混凝土梁橋的結構分析模型
3.1 混凝土梁橋中的B區(qū)和D區(qū)
3.2 結構總體分析模型(B區(qū))
3.3 結構局部分析模型(D區(qū))
本章 參考文獻
第4章 正截面抗裂和受彎承載力設計原理
4.1 正截面抗裂驗算
4.2 裂縫寬度驗算
4.3 正截面彎曲破壞形態(tài)
4.4 正截面受彎承載力
4.5 無黏結或體外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受彎承載力
4.6 無黏結預應力筋的極限應力增量
本章 參考文獻
第5章 斜截面抗裂和受剪承載力設計原理
5.1 兩類斜裂縫
5.2 基于主拉應力控制的抗裂設計
5.3 斜截面剪切破壞形態(tài)和過程
5.4 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5.5 節(jié)段預制拼裝橋梁接縫面的受剪承載力
本章 參考文獻
第6章 預應力作用的設計分析方法
6.1 預應力作用的等效和模擬
6.2 預加力產(chǎn)生的初內(nèi)力、次內(nèi)力和總內(nèi)力
6.3 預應力損失
6.4 基于截面應力限值條件的預應力配束索界
6.5 基于荷載平衡原理的預應力設計方法
本章 參考文獻
第7章 連續(xù)梁橋的合理成橋狀態(tài)及預應力設計方法
7.1 懸臂施工連續(xù)梁橋的成橋內(nèi)力分布
7.2 懸臂施工連續(xù)梁橋的預應力彎矩分析
7.3 連續(xù)梁橋的合理成橋狀態(tài)
7.4 基于合理成橋狀態(tài)的預應力設計方法
7.5 關于合理成橋狀態(tài)的討論
本章 參考文獻
第8章 箱梁橋的空間效應
8.1 箱梁空間效應的分解
8.2 箱梁的剪力滯
8.3 箱梁的扭轉
8.4 箱梁的畸變
8.5 箱梁橋的偏載系數(shù)
本章 參考文獻
第9章 溫度作用效應
9.1 混凝土橋梁所受溫度作用
9.2 混凝土形成期的水化熱
9.3 混凝土橋梁的環(huán)境溫度作用模式
9.4 環(huán)境溫度下的結構縱向分析
9.5 溫度梯度下的箱梁橫向分析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0章 混凝土徐變和收縮作用效應
10.1 徐變和收縮的機理及影響因素
10.2 徐變和收縮的度量
10.3 徐變引起結構次內(nèi)力的條件
10.4 收縮、徐變引起的預應力損失
10.5 徐變內(nèi)力重分布的簡化分析方法
10.6 收縮、徐變計算的有限單元法
10.7 算例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1章 斜板橋、斜梁橋與曲線梁橋設計原理
11.1 斜板橋
11.2 斜梁橋:
11.3 曲線梁橋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2章 拉壓桿模型的概念與基本組成
12.1 應力、應力跡線和拉壓桿模型
12.2 拉壓桿模型的基本組成
12.3 拉壓桿模型的強度驗算
12.4 D區(qū)拉壓桿模型法設計流程
12.5 拉壓桿模型的構形準則及方法討論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3章 混凝土梁橋中一些典型D區(qū)的設計方法
13.1 端部錨固區(qū)
13.2 齒板錨固區(qū)
13.3 體外預應力橫隔梁錨固區(qū)
13.4 墩頂橫隔梁
13.5 變截面箱梁橋跨中底板徑向力作用區(qū)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4章 混凝土梁橋的裂縫
14.1 混凝土裂縫產(chǎn)生的一般機理
14.2 施工期裂縫及其對策
14.3 使用期裂縫及其對策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5章 混凝土梁橋工程案例及經(jīng)驗教訓
15.1 帕勞共和國K-B橋的倒塌
15.2 我國遼河大橋懸臂端牛腿斷裂
15.3 瑞典橋的病害與加固
15.4 法國高架橋的病害與加固
15.5 加拿大橋病害與加固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部分橋梁設計總說
第l章 橋梁屬性與結構形式
1.1 橋梁的屬性
1.2 橋梁結構的分類
1.3 橋梁結構形式與合理跨度范圍
本章 參考文獻
第2章 橋梁設計準則
2.1 橋梁設計的基本目標
2.2 安全性和適用性
2.3 經(jīng)濟性
2.4 美觀性
2.5 橋梁設計準則討論
本章 參考文獻
第3章 橋梁概念設計討論
3.1 結構方案不唯一,要權衡擇優(yōu)
3.2 清晰的傳力途徑,可靠的平衡機制
3.3 細節(jié)決定成敗
3.4 對可施工性的考慮
3.5 對極端事件的考慮
3.6 對可維護性和可更換性的考慮
3.7 對耐久性的考慮
3.8 定性校核定量,手算判定電算
3.9 建筑師的參與有助于提高設計品質
本章 參考文獻
第Ⅱ部分 混凝土梁橋
第l章 混凝土梁橋概述
1.1 混凝土梁橋技術溯源
1.2 混凝土的特性._
1.3 預應力鋼筋及其錨固裝置
1.4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基本行為
本章 參考文獻
第2章 混凝土梁橋的結構形式與構造
2.1 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的結構特點
2.2 中小跨度混凝土梁橋
2.3 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橋
2.4 節(jié)段預制拼裝和體外預應力技術
2.5 混凝土梁橋的施工方法和預應力筋布置方式
2.6 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的材料用量
本章 參考文獻
第3章 混凝土梁橋的結構分析模型
3.1 混凝土梁橋中的B區(qū)和D區(qū)
3.2 結構總體分析模型(B區(qū))
3.3 結構局部分析模型(D區(qū))
本章 參考文獻
第4章 正截面抗裂和受彎承載力設計原理
4.1 正截面抗裂驗算
4.2 裂縫寬度驗算
4.3 正截面彎曲破壞形態(tài)
4.4 正截面受彎承載力
4.5 無黏結或體外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受彎承載力
4.6 無黏結預應力筋的極限應力增量
本章 參考文獻
第5章 斜截面抗裂和受剪承載力設計原理
5.1 兩類斜裂縫
5.2 基于主拉應力控制的抗裂設計
5.3 斜截面剪切破壞形態(tài)和過程
5.4 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5.5 節(jié)段預制拼裝橋梁接縫面的受剪承載力
本章 參考文獻
第6章 預應力作用的設計分析方法
6.1 預應力作用的等效和模擬
6.2 預加力產(chǎn)生的初內(nèi)力、次內(nèi)力和總內(nèi)力
6.3 預應力損失
6.4 基于截面應力限值條件的預應力配束索界
6.5 基于荷載平衡原理的預應力設計方法
本章 參考文獻
第7章 連續(xù)梁橋的合理成橋狀態(tài)及預應力設計方法
7.1 懸臂施工連續(xù)梁橋的成橋內(nèi)力分布
7.2 懸臂施工連續(xù)梁橋的預應力彎矩分析
7.3 連續(xù)梁橋的合理成橋狀態(tài)
7.4 基于合理成橋狀態(tài)的預應力設計方法
7.5 關于合理成橋狀態(tài)的討論
本章 參考文獻
第8章 箱梁橋的空間效應
8.1 箱梁空間效應的分解
8.2 箱梁的剪力滯
8.3 箱梁的扭轉
8.4 箱梁的畸變
8.5 箱梁橋的偏載系數(shù)
本章 參考文獻
第9章 溫度作用效應
9.1 混凝土橋梁所受溫度作用
9.2 混凝土形成期的水化熱
9.3 混凝土橋梁的環(huán)境溫度作用模式
9.4 環(huán)境溫度下的結構縱向分析
9.5 溫度梯度下的箱梁橫向分析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0章 混凝土徐變和收縮作用效應
10.1 徐變和收縮的機理及影響因素
10.2 徐變和收縮的度量
10.3 徐變引起結構次內(nèi)力的條件
10.4 收縮、徐變引起的預應力損失
10.5 徐變內(nèi)力重分布的簡化分析方法
10.6 收縮、徐變計算的有限單元法
10.7 算例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1章 斜板橋、斜梁橋與曲線梁橋設計原理
11.1 斜板橋
11.2 斜梁橋
11.3 曲線梁橋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2章 拉壓桿模型的概念與基本組成
12.1 應力、應力跡線和拉壓桿模型
12.2 拉壓桿模型的基本組成
12.3 拉壓桿模型的強度驗算
12.4 D區(qū)拉壓桿模型法設計流程
12.5 拉壓桿模型的構形準則及方法討論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3章 混凝土梁橋中一些典型D區(qū)的設計方法
13.1 端部錨固區(qū)
13.2 齒板錨固區(qū)
13.3 體外預應力橫隔梁錨固區(qū)
13.4 墩頂橫隔梁
13.5 變截面箱梁橋跨中底板徑向力作用區(qū)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4章 混凝土梁橋的裂縫
14.1 混凝土裂縫產(chǎn)生的一般機理
14.2 施工期裂縫及其對策
14.3 使用期裂縫及其對策
本章 參考文獻
第15章 混凝土梁橋工程案例及經(jīng)驗教訓
15.1 帕勞共和國K-B橋的倒塌
15.2 我國遼河大橋懸臂端牛腿斷裂
15.3 瑞典橋的病害與加固
15.4 法國高架橋的病害與加固
15.5 加拿大橋病害與加固
本章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