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已經逝去了的人和事的記錄,是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造。人有反思往事的能力,有尋根問先的愿望,有從自身的經驗教訓中學習的天賦。人類在不斷前進,但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不斷前進的,這就形成了文化的傳承和歷史的延續(xù),形成了歷史、現(xiàn)實、未來之間相通的無窮無盡的長鏈?,F(xiàn)實深深植根于歷史之中并通向遙遠的未來。歷史研究可以幫助人們在過去的遠景中認識自己,并為未來的創(chuàng)新指點方向。歷史學雖然不能像應用科學那樣快速而直接地取得實用效益,但它的功能是長期的、巨大的。人類如果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將會在現(xiàn)實和未來中迷失方向。歷史學是傳承文明、陶冶心靈、提高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必需,也是了解社會、掌握國情、管理和建設國家、進行戰(zhàn)略決策所必需。2002年8月,中央領導做出纂修清史的重大決定,相繼成立了清史編纂領導小姐、清史編纂委員會等全面負責清史的纂修工作。為了更加全面、廣泛、客觀地反映纂修過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及時將其應用于我國新時期新階段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充分發(fā)揮清史纂修在資政、存史、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編者將清史纂修工作中形成的部分科研成果匯編成書。全書分上中下三冊,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教授作序并領銜撰文。內容包括典章源流、名人史事、檔案文獻、學術爭鳴、資料考證等,力求如實反映清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外交等各方面情況,為有關部門和領導同志提供資政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