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土壤化學礦物學性質》是在《中國東北土壤》的基礎上,研究成土過程中土壤化學礦物學性質的土壤科學專著。全書共分十一章,主要內容為:本區(qū)土壤成土母質細粒礦物類型、長白山北坡火山灰土壤、玄武巖火山灰土壤、大興安嶺棕色針葉林土、小興安嶺暗棕色森林土、黑土、白漿土、松嫩平原蘇打鹽漬土、褐土、紅黏土、棕壤等土壤的黏土礦物組成及土壤微形態(tài)特征。在白漿土的形成中提出了白漿土成土母質來源于火山灰的新論證;在松嫩平原西部鹽漬土區(qū),低礦化重碳酸鹽水作用下硫酸鈉形成,碳酸鈣富集是本區(qū)成土過程的特點,利用碳酸鈣是改良鹽漬土的重要途徑;遼西褐土、棕壤地區(qū)防治水土流失及鉀的儲備。附有土壤微形態(tài)、電鏡照片、X射線圖譜。本書可供從事土壤、環(huán)保、地質部門的教學、生產及科研工作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