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旨在幫助讀者讀懂《三國志》原文,排版采用左、右兩欄排列:左欄為原文,右欄為譯文,左右對照,閱讀方便,也便于檢驗譯文是否正確和落到實處。二、本書原文依照中華書局標點本,對其校勘,徑直改正,即刪去圓括“()”及“某”和方括弧“[]”,保留??弊?。對標點本點校疑義處,我們再三酌情,定于一是,在譯文中改正。三、為方便讀者,本書將原文中的古字、繁體字均改為簡體字,異體字采用常用字,通假字則不改。四、本書譯文是在今注的基礎上進行的,以直譯為主,輔以意譯,力求準確、明達。對于抽象的論說和疏、詔以及總結性特強、行文跳躍、又用典故、極難譯的評和贊,則適當采取意譯的辦法。五、《三國志》通行本原有[南朝·宋]裴松之的注,它增補了大量的史料,彌足珍貴,具有重要價值。今將裴松之的注附在各卷之末。六、《三國志》全書65卷,其中《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本書分為三冊:第一冊卷一至卷十六;第二冊卷十七至卷三十九;第三冊卷四十至卷六十五。書之末還附有附錄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