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工業(yè)技術(shù)建筑科學建筑史建筑學的理論和歷史

建筑學的理論和歷史

建筑學的理論和歷史

定 價:¥69.00

作 者: (意)塔夫里 著,鄭時齡 譯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通論/工具書

ISBN: 9787112120437 出版時間: 2010-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建筑學的理論和歷史》寫于1966-1967年,標志著意大利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建筑史學家和理論家塔夫里作為建筑理論家的學者生涯的開端。塔夫里在書中引入建筑的階級批評,不僅從建筑史的發(fā)展研究問題,也將整個藝術(shù)史作為研究對象。在《建筑學的理論和歷史》中主要論述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建筑的歷史批判和意識形態(tài)批判;建筑的結(jié)構(gòu)主義分析;從事意識形態(tài)再生產(chǎn)的操作性批評。

作者簡介

  曼弗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1935-1994年)是意大利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建筑史學家和理論家,他的《建筑學的理論和歷史》是建筑理論的經(jīng)典文獻,代表了塔夫里的建筑理論研究生涯的開端,也是青年塔夫里對陳腐的歐洲建筑理論界發(fā)動的第一次沖擊。這本論著充滿歐洲尤其是意大利自文藝復興以來積淀的深厚歷史信息,涉及古典主義和啟蒙運動的發(fā)展,同時也深入剖析了現(xiàn)代運動的本源,引人建筑的階級批判,從意識形態(tài)的各個領域闡述了建筑學的歷史。書中涉及哲學、美學、歷史、心理學、結(jié)構(gòu)語言學、語義學、現(xiàn)象學、符號學、信息理論以及文化人類學等學科,應用了這些學科領域的最新成果。以20世紀60年代當時最新的哲學觀與藝術(shù)觀,尤其是結(jié)構(gòu)主義觀點,奠定了當代建筑批評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塔夫里于1935年在羅馬出生,1960年畢業(yè)于羅馬大學,受藝術(shù)史學家朱利奧·卡洛·阿爾甘的影響頗深,20世紀60年代成為意大利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批評家,他曾在羅馬、米蘭、巴勒莫大學教授建筑史,曾應邀在前蘇聯(lián)和美國講學。自1968年起成為威尼斯建筑大學的教授,擔任建筑史研究所主任。塔夫里是意大利著名的建筑理論家和歷史學家,曾任威尼斯高等建筑學院建筑歷史系主任和教授,為建筑史和建筑理論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一生發(fā)表了23部著作,1994年因病在威尼斯逝世。他的主要著作有:《建筑學的理論和歷史》(1968年)、《人文主義建筑》(1972年)、《設計與烏托邦:建筑與資本主義的發(fā)展》(1973年)、與塔爾·柯合著的《南北戰(zhàn)爭至1933年新政時期的美國建筑》(1973年)和《現(xiàn)代建筑》(1976年,世界建筑史叢書)、《球與迷宮》(1980年)、《紅色維也納——社會主義維也納的住房政策1919一1933年》(1980年)、《維托里奧·格雷戈蒂——設計及建筑》(1982年)、與弗洛梅爾、雷依合著的《建筑師拉斐爾》(1984年)、《威尼斯與文藝復興》(1985年)、《意大利建筑史1944-1985年》(1986年)、《朱利奧·羅馬諾》(1989年)、《文藝復興研究:君主、城市、建筑師》(1992年)等。

圖書目錄

意大利文版第二版序
意大利文版第四版序
導言
第一章 現(xiàn)代建筑與歷史的隱沒
第二章 “無足輕重”的建筑與批評議題的危機
第三章 作為元語言的建筑:形象的批判價值…
第四章 操作性批評
第五章 批評的手段
第六章 批評的使命
注釋
附圖
英漢人名對照
外文及中文名詞術(shù)語對照
重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