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綜述
1.1 流域概況
1.1.1 地理位置及河道水系
1.1.2 水文氣象
1.1.3 社會經濟
1.1.4 洪澇災害
1.2 河道險工類型及成因
1.2.1 河道險工類型
1.2.2 河道險工的成因
1.3 歷史洪水河道險工險段破壞情況
1.3.1 新中國成立以來至1963年洪水河道遭破壞情況
1.3.2 “96·8”洪水河道險工遭破壞情況
1.4 “63·8”洪水重演后的災情預測
2 河道險工治理技術
2.1 歷次河道治理成效
2.2 護險技術的發(fā)展
2.3 河道險工治理與護岸工程技術
2.3.1 傳統(tǒng)護險技術
2.3.2 護險新技術
2.3.3 大堤防滲措施
2.4 河道整治及護險建筑物
2.4.1 河道整治和護險建筑物類型
2.4.2 護岸工程
2.4.3 控導工程
2.5 土工合成材料在護岸工程中應用技術
2.5.1 土工合成材料主要工程特性
2.5.2 土工合成材料應用
2.6 堤防垂直防滲技術
2.6.1 堤基滲透破壞的原因
2.6.2 砂堤砂基防滲措施
2.6.3 河道垂直防滲技術的發(fā)展
2.7 海河南系主要河道險工整治技術
2.7.1 河道險工情況
2.7.2 滹沱河險工整治技術
2.7.3 白溝河險工整治技術
3 海河南系河道治理效益分析與評價
3.1 防洪經濟效益計算
3.1.1 洪災損失的調查與分析
3.1.2 不同標準洪水淹沒損失
3.1.3 防洪效益計算
3.1.4 特大洪水年防洪效益
3.2 經濟分析
3.2.1 綜合評述
3.2.2 費用計算
3.2.3 工程效益
3.2.4 國民經濟評價
3.3 經濟評價結論
附錄一 SL 386-2007《水利水電工程邊坡設計規(guī)范》(節(jié)選)
附錄二 GB 50286-98《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節(jié)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