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期,隨著統治集團內部權力的爭奪與轉移,金陵逐漸取代揚州成為江淮割據政權的首府。金陵政治地位一卜升的過程,也是其城池樓閣不斷得到修建與擴展的過程,與之相聯的政治象征意義和軍事防御功能大為增強。在金陵政治中心地位突顯的同時,其作為江淮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也日漸顯著。如染織、造紙、金銀銅器、制墨和造船等手工業(yè)發(fā)達,與江淮本地、各割據政權和海外諸國等的商貿往來也較為頻繁。統治者以文藝自好,招納江淮及全國各地的文士匯聚于此,傾情創(chuàng)作,發(fā)明體裁,有可為一代宗師者。又君臣上下崇道佞佛,廣.修宮觀寺院,宗教文化一度興盛,而國事由是而日非。在五代金陵政治、經濟和文化諸表象的背后,則是生活于斯的國主、官守、名宦、文儒和僧道等關鍵人物個性與才情的真實展現,而其本身即是這一時期中國多元政治核心格局形成與發(fā)展、經濟與文化重心南移和唐宋之際社會轉型的生動體現,也是楊吳、南唐各方面成就的集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