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牡丹亭(漢英手賬)
02歌劇中主導動機的戲劇意義…
03蜀風川韻:四川青年話劇編…
04昆曲口述史 四 江蘇卷(上…
05拾貝筆記:張艷萍文集
06君蘭幽香:一代昆曲宗師徐…
072019—2020北京高等院校人…
08小戲大做:民俗中的庫下采…
09中國昆曲藝術(2022)
10陳冠卿作品選(劇作選上 …
薛曉金 編;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 纂
《京劇傳統(tǒng)劇本匯編續(xù)編:丑角戲》,精選匯集了北京市藝術研究所收藏以及故宮…
可購
黃莉麗 著
20世紀末,全國戲曲形式由高峰跌人低谷,粵北采茶戲也不例外。受市場經濟的影…
杜桂萍,李亦輝 編
《辨疑與新說:古典戲曲回思錄》收錄了當前中國古典戲曲研究領域的優(yōu)秀學術論…
馬紫晨,馬馳 著
《中原戲曲知識1000問》是一部信息量很大的著作,可以稱為中原戲曲知識的“小…
意大利卡萊西出版社 編
本系列由四位意大利音樂家、教育家獨創(chuàng)的視頻互動教學方式創(chuàng)作,隨書所配DVD…
王強 著
讓-保羅·薩特是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
李子敏 著
溫州甌劇,原名“溫州亂彈”,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以溫州地區(qū)為中心的浙南…
婁文利 著
《音樂博士學位論文系列:中國現代室內歌劇藝術特色研究》以瞿小松作曲的《命…
俞為民 著
昆曲又稱昆腔、昆山腔、昆劇。它發(fā)源于元末明初的江蘇昆山,是與當地的音樂、…
戈曉毅 著,居其宏 編
《中國歌劇音樂劇通史:中國歌劇文學特性歷史審視與美學視野》系安徽文藝出版…
蔡孝本,何微,葉建衛(wèi) 編
有“南國紅豆”美譽之稱的粵劇,因其歷史悠久、影響深遠,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
李暉,林志杰,林秀玲 著,王文章,鄭長鈴…
歌仔戲是唯一發(fā)源于臺灣本土的傳統(tǒng)戲曲,根據《臺灣省通志》及《宜蘭縣志》的…
劉向平 著
《實用表演學》的體例和結構非常有特點和具有實用的意義,主要是要著手于演員…
黃克保 著
《前海戲曲研究:戲曲表演研究》為一本探索戲曲表演理論方面的文集。文集旨在…
龔和德 著
《前海戲曲研究:關注戲曲的現代建設》是龔和德先生關于戲曲現代化理論研究的…
楊煥育 著
蒲劇,發(fā)源于山西省南端的運城市古蒲州(今屬永濟市),也稱“蒲州梆子”,解…
傅曉航 著
《前海戲曲研究叢書:古代戲曲理論探索》是戲曲研究專家傅曉航先生的論文精選…
章曉華,吳瑯云,章竹林 著
金華道情,這一源自民間底層的說唱藝術,弘揚的是中華民族最高尚的傳統(tǒng)美德?!?/p>
李弘,張觀達 著,楊志強 編
紹興水鄉(xiāng)社戲是舊時在紹興民間組織的具有酬神祀鬼陛質的戲劇表演活動,是越地…
黃芳 著,楊志強 編
紹劇,一名紹興亂彈,俗稱紹興大班,是我國亂彈戲劇傳存在紹興的—支。紹劇之…
王詩英 著
《戲曲旦行身段功》由“戲曲旦行身段功在戲曲表演藝術中的作用及其教學方法”…
沈達人 著
《戲曲意象論》是戲曲理論家沈達人先生關于戲曲美學研究的經典著作。全書從戲…
王炳社 編
《戲劇鑒賞/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公共藝術教育課程教材》用洗練的語言概括介紹…
聶付生 著
浙江戲劇主要體現在三大塊:南戲、傳奇和以越劇、婺劇、甬劇為代表的地方戲。…
李成柱 著
聲樂藝術為什么起源于意大利?聲樂為什么會成為全人類最受歡迎的表演藝術?聲…
胡妙勝 著
《上海戲劇學院規(guī)劃建設教材: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的“貫穿行動”正在于此?!?/p>
盧冀野 著
《中國戲曲概論——民國滬上初版書》,本書是我國戲曲研究史上一部較早的著作…
余從 著
《前海戲曲研究叢書:戲曲史志論集》內容有對戲曲聲腔劇種的認識、昆劇、花部…
阿甲 著
《前海戲曲研究叢書:阿甲論戲曲表導演藝術》主要內容包括:阿甲是20世紀中國…
沈亮 著
非營利職業(yè)戲劇是美國戲劇實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作者通過考察美國非營利職…
馮其庸 著
《春草集》是馮其庸先生所著研究古典戲曲的論文集,《春草集》其中也包括馮其…
譚霈生 著
《中國大百科全書·名家文庫:戲劇》主體內容是《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
沈不沉 著
溫州蓮花是浙南第二大曲種,流行于溫州市郊區(qū)和永嘉、樂清、瑞安、平陽等地,…
張庚,陶鈍,沈彭年 著
《中國大百科全書·名家文庫:中國戲曲、曲藝》是《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
徐兆格,鄭金開 著
平陽木偶戲還應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確定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羅兆榮 著,張水源 編
遂昌昆曲十番在江南十番中頗為特殊,它直接源于“正昆”,并吸收了“京昆”的…
徐曉陽 著,楊志強 編
紹興攤簧,俗稱鸚哥戲,系江南攤簧類曲藝中的一種,是流行于紹興民間的地方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