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針對20世紀自然科學形式邏輯基礎進行邏輯審查的系列叢書,《兩類“相對論”形式邏輯分析》匯集了著者楊本洛自2005年末起所撰寫,主要涉及兩類“相對論”數(shù)學基礎問題的若干文章。與Maxwell的電磁場經典理論體系仍然崇尚“經驗事實”基礎,只因為理性認識和數(shù)學工具的歷史局限性幾乎必然隱含許多邏輯不當完全不同,兩類“相對論”以及它們的數(shù)學工具——其主要代表是Riemann微分幾何——只允許建立在“約定論”基礎之上。然而,只要是“約定論”的,就邏輯地因為缺失“實體論”基礎的支撐及其相應構造約束的限制,必然自始至終充滿矛盾和悖謬,并造成Einstein以及許多現(xiàn)代微分幾何研究者不可能真正讀懂他們僅僅憑借主觀意志創(chuàng)造出來的“約定——某個團體共同信念或意向”的反常;與此同時,諸如如何表現(xiàn)曲面上向量場梯度場之類的具體命題卻至今沒有得到解決。《兩類相對論形式邏輯分析》可供從事基礎數(shù)學和應用數(shù)學、理論物理和哲學基礎研究的科學技術和哲學工作者、教師和大學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