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現代數控機床概述
1.1 數控機床簡介
1.1.1 基本概念
1.1.2 數控機床的特點
1.2 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及組成
1.2.1 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
1.2.2 數控機床的組成
1.3 數控機床的分類
1.3.1 按工藝用途分類
1.3.2 按運動軌跡分類
1.3.3 按伺服控制系統(tǒng)分類
1.3.4 按數控系統(tǒng)的功能水平分類
1.4 現代數控機床的發(fā)展
1.4.1 數控技術的產生與發(fā)展
1.4.2 直接數字控制系統(tǒng)
1.4.3 柔性制造單元及柔性制造系統(tǒng)
1.4.4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1.4.5 現代數控機床的發(fā)展趨勢
第2章 數控加工的信息處理及程序編制
2.1 數控機床的信息處理
2.1.1 輸入方式
2.1.2 信息處理
2.1.3 信息輸出
2.2 數控編程的內容與步驟
2.2.1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的方法
2.2.2 數控加工的工藝分析
2.3 數控程序的編制
2.3.1 數控程序編制的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
2.3.2 數控加工程序段格式和程序結構
2.3.3 數控機床的坐標系
2.3.4 數控機床的最小設定單位
2.3.5 數控加工程序常用的編程指令
2.4 自動數控編程
2.4.1 自動編程概述
2.4.2 數控語言編程
2.4.3 圖形交互自動編程
2.4.4 語音式自動編程
2.4.5 實物模型式自動編程
2.5S TEPNC簡介
2.5.1 STEPNC發(fā)展概況
2.5.2 STEPNC對CNC系統(tǒng)的影響
第3章 數控機床位置檢測
3.1 概述
3.1.1 數控機床對位置檢測裝置的主要要求
3.1.2 位置檢測裝置的分類
3.2 旋轉變壓器
3.2.1 結構
3.2.2 工作原理
3.3 感應同步器
3.3.1 感應同步器的組成及原理
3.3.2 感應同步器的特點與使用
3.3.3 感應同步器檢測系統(tǒng)的應用
3.4 光電脈沖編碼器
3.4.1 光電脈沖編碼器的結構
3.4.2 光電脈沖編碼器的工作原理
3.4.3 光電脈沖編碼器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
3.5 光柵
3.5.1 光柵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3.5.2 光柵的種類
3.5.3 光柵測量裝置的位移數字變換電路
3.6 磁尺
3.6.1 磁尺位置檢測裝置的組成和原理
3.6.2 磁柵測量裝置的工作方式
3.7 激光在機床位置檢測上的應用
3.7.1 激光干涉法測距
3.7.2 多普勒效應
3.7.3 雙頻激光干涉儀的基本原理
第4章 計算機數字控制系統(tǒng)
4.1 概述
4.1.1 CNC系統(tǒng)的組成
4.1.2 CNC裝置的功能
4.2 計算機數字控制裝置的硬件結構
4.2.1 單微處理器結構
4.2.2 多微處理器結構
4.2.3 專用型結構數控裝置和通用型結構數控裝置
4.2.4 開放式數控系統(tǒng)
4.3 計算機數字控制裝置的軟件結構
4.3.1 CNC裝置的軟件組成
4.3.2 CNC系統(tǒng)軟件的工作過程
4.3.3 計算機數字控制系統(tǒng)的軟件結構特點
4.4 數控機床的可編程控制器
4.4.1 概述
4.4.2 PLC的原理
4.4.3 數控機床中PLC的功能
4.4.4 PLC的指令和程序編程
4.5 數控插補原理
4.5.1 插補方法的分類
4.5.2 逐點比較法
4.5.3 數字積分法
4.5.4 數據采樣插補法
4.6 數控系統(tǒng)的刀具補償原理
4.6.1 刀具長度補償
4.6.2 刀具半徑補償
4.6.3 B刀具半徑補償
4.6.4 C刀具半徑補償
第5章 進給伺服系統(tǒng)
5.1 數控機床進給伺服系統(tǒng)的組成和分類
5.1.1 組成
5.1.2 分類
5.1.3 數控機床對進給伺服系統(tǒng)的要求
5.2 伺服驅動裝置
5.2.1 步進電機
5.2.2 直流伺服電機
5.2.3 交流伺服電機
5.2.4 直線電機
5.3 典型進給伺服系統(tǒng)
5.3.1 步進電機開環(huán)伺服系統(tǒng)
5.3.2 閉環(huán)進給位置伺服系統(tǒng)
5.3.3 半閉環(huán)進給伺服系統(tǒng)
5.4 全數字伺服系統(tǒng)
5.4.1 全數字伺服系統(tǒng)的特點
5.4.2 前饋控制簡介
5.4.3 全數字伺服系統(tǒng)舉例
第6章 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
第7章 數控刀具
第8章 高速數控機床及其技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