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緒 論
第一章 泰戈爾訪華
第一節(jié) “一戰(zhàn)”引起中西文化格局的變動
一、“西方的沒落”與東方文化熱的興起
二、科學主義的衰落與人本主義的勃興
三、進化論的漸弱與互助論的興起
四、東西文明的直接平等對話
第二節(jié) “泰戈爾熱”的興起與漸歇
一、起步階段(1913~1919)
二、繁榮階段(1920~1924)
三、消寂階段(1925~1949)
第三節(jié) 泰戈爾兩次訪華的經過
一、1924年訪華
二、1929年訪華
第四節(jié) “跨越喜馬拉雅的障礙”
一、文化交流的溝通與界域的拓展
二、交流機構的創(chuàng)建與交流頻度的增強
三、印度中國學的開創(chuàng)與中國印度學的發(fā)展
第二章 圍繞泰戈爾訪華的思想文化論爭
第一節(jié) 泰戈爾與東西文化論爭
一、東西文化論爭的進程及焦點轉移
二、泰戈爾的演講與東西文化論爭議題的契合
三、圍繞泰戈爾的爭論
四、歷史評價
第二節(jié) 泰戈爾與科玄論爭
一、科玄論爭的緣起及進展
二、泰戈爾的演講與科玄論爭議題的契合
三、圍繞泰戈爾的爭論
四、歷史評價
第三節(jié) 泰戈爾與“傳統(tǒng)和現代”之爭
一、“傳統(tǒng)和現代”之爭的進程與議題
二、泰戈爾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贊美
三、圍繞泰戈爾的爭論
四、歷史評價
第三章 泰戈爾與五四諸賢
第一節(jié) 陳獨秀與泰戈爾
一、激烈的批判
二、對批判的解析
三、誤讀中的驅逐
第二節(jié) 胡適與泰戈爾
一、有保留的歡迎
二、寬容與認同
三、歷史評價
第三節(jié) 梁漱溟與泰戈爾
一、“若即若離”
二、文化理路的諸多差異
三、形異質同的文化觀
第四節(jié) 梁啟超與泰戈爾
一、不遺余力的歡迎
二、對東西文化體認的情意相通
三、梁啟超對泰戈爾認知的缺陷
第四章 歷史反思與當代價值
第一節(jié) 東西文化的調和
一、主張的分歧
二、調和的窘境
三、路向與路徑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與現代的變奏
一、傳統(tǒng)的定論
二、歷史的真相
三、反思與價值
第三節(jié) 中印文化交流的順通
一、文明的差異
二、文明的誤讀
三、障礙的清除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