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順應社會語言環(huán)境改變現(xiàn)實的新加坡華文教學策略
前言
1.社會環(huán)境改變對華文教學的挑戰(zhàn)
2.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華文教學的應對策略
3.結語上篇:課程與教材
第一章 新加坡華文教育與華文課程發(fā)展歷程概覽
前言
1.殖民地時期的語文教育
2.殖民地末期的語文教育
3.建國初期的語文教育
4.獨立后的語文教育
5.21世紀初的語文教育
6.余論
第二章 從中央課程到校本課程——建構“新加坡型”的華文課程
前言
1.新加坡中學華文課程規(guī)劃的基本考量
2.新加坡華文課程建構的兩大原則
3.新加坡中學華文課程的建議規(guī)劃框架
4.結語
第三章 采用克拉斯霍爾的二維度認知框架檢視新加坡《中學華文文學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前言
1.理論闡述
2.《中學華文文學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3.思考與討論
4.結語
第四章 從起點出發(fā):通過華文課程提高學生文化適應度
前言
1.新加坡初中畢業(yè)生華族歷史文化知識調查
2.對文化情感淡薄的可能后果
3.通過華文課程提高文化適應度
5.余論
第五章 建立公平而科學的華文課程體系——新加坡華文課程改革芻議
1.當前華文課程標準存在的問題
2.改進華文課程體系的前提
3.關于改進華文課程體系的思考
4.促進學生華文能力發(fā)展的課程分流架構建議
5.結語下篇:內容與策略
第一章 互動性教學策略在華文教學上的應用
1.適當?shù)亩嘞蚧樱壕C合教學法的重要策略
2.互動性教學策略的介紹與舉隅
3.評論與結語
第二章 “多層面學習”理論架構與核心思維技能的整合關系
前言
1.“多層面學習”理論框架
2.“多層面學習”模式與核心思維技能的融合
3.小結
第三章 新加坡“少教多學”教育理念的目的、內容與實踐——以華文閱讀教學為例
前言
1.“少教多學”教育理念的內涵
2.順應“少教多學”教育理念的閱讀教學
3.“少教多學”的閱讀教學實踐建議
4.余論
第四章 從引導中生成——兒童文學的主體性閱讀教學
1.兒童文學的教學價值
2.主體性學習概說
3.主體性學習的特點
4.兒童文學主體性閱讀教學模式
5.思維性閱讀活動展現(xiàn)主體性學習特點
6.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