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韓國社會保障論爭

韓國社會保障論爭

韓國社會保障論爭

定 價:¥38.00

作 者: (韓)金淵明 著
出版社: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世界政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4586582 出版時間: 2010-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 443 字數:  

內容簡介

  《韓國社會保障論爭》一書研究的主要內容,正是處于第二個階段的金大中政府(1998.2—2003.2)時期施行的社會保障政策及其特質。金大中政府是在亞太金融危機以后混亂的經濟、社會背景下上臺的。當時的韓國出現了原來歷史上沒有經歷過的多數企業(yè)的大規(guī)模破產、經濟結構調整現象,大規(guī)模失業(yè)、貧富階層收入兩極分化等社會危機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金大中政府上臺之初即確立了“民主主義和市場經濟同時發(fā)展”的政治戰(zhàn)略,2年以后又調整為“生產性福利”的政治戰(zhàn)略。出版《韓國社會保障論爭》一書,無疑對正處于同樣國際背景下并快速工業(yè)化的中國有著特別的借鑒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韓國社會保障論爭》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韓國福利政策特征
1 國民政府的社會政策:向新自由主義擴張,還是向社會整合轉換?3
一、問題的提出3
二、福利國家危機、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4
(一)新自由主義的產生背景4
(二)新自由主義和社會政策5
三、福利國家危機、全球化與路徑選擇:英美式的市場主義,抑或歐洲式的社會協議7
四、韓國社會政策結構和特點: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結合10
(一)韓國社會政策發(fā)展過程中政治經濟背景10
(二)韓國社會政策特點15
五、對國民政府社會政策的評價20
(一)國民政府社會政策的理念20
(二)國民政府社會政策的改革內容22
(三)社會政策改革過程的特點:勞、資、政之間的關系25
(四)綜合評價:從新自由主義到統合主義?30
六、結論:民主化與國家管理問題32
2 “生產性福利論”與韓國福利國家的未來39
一、導言39
二、生產性福利論40
(一)生產性福利的意義與背景40
(二)生產性福利的重要因素41
三、生產性福利與韓國福利國家42
(一)生產性福利與社會保障支出43
(二)生產性福利與韓國福利國家的特征45
四、生產性福利的適當性問題49
(一)福利國家減弱的因素49
(二)西方福利國家的現狀:以北歐國家為核心52
(三)福利國家危機論與生產性福利的恰當性問題54
五、結論55
3 金大中政府社會保障政策:超越了自由主義60
一、導言60
二、關于社會福利向新自由主義的靠攏62
(一)福利供應層面國家和市場的關系62
(二)社會保險和新自由主義63
(三)社會安全網和新自由主義66
三、金大中政府社會保障政策的變化及特征67
(一)國民年金:社會保障年金制度的固守68
(二)醫(yī)療保險:社會醫(yī)療保險的固守與連帶性的強化69
(三)就業(yè)保險與產業(yè)災害保險:擴大了社會保險的適用范圍70
(四)社會安全網的擴充與國家責任的強化71
四、超越了新自由主義74
(一)新自由主義保障制度的特點及向自由主義保障體系的轉移76
(二)保守的統合主義福利體制的特點78
(三)從日本型保障制度脫離79
五、結論80
4 經濟危機后福利改革的特征:福利國家體制特征的含義87
一、導言87
二、福利國家體制或福利國家類型88
三、生產性福利的特征91
四、福利改革的現實性94
(一)制度的變化94
(二)強化國家的責任?95
(三)福利改革的現實性總結:按階層劃分的福利原則97
五、福利體制特征的含義100
(一)階層歧視的原因:假設式討論100
(二)福利體制特征的含義102
六、結論106
第二篇 韓國福利體制類型
5 福利國家體制的定性比較:干預主義、自由主義和儒教主義113
一、導言113
二、比較分析方法115
(一)比較分析的兩種策略115
(二)兩種策略的結合:定性比較分析116
三、福利國家的多樣性及其原因117
(一)福利國家的多樣性117
(二)福利國家多樣性的原因119
(三)定性方法研究的因素分析124
四、分析結果和討論125
(一)干預主義福利國家128
(二)自由主義福利國家130
(三)儒教主義福利國家132
五、概要與討論134
6 經濟危機后社會政策變化:韓國與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比較138
一、問題的提出138
二、現有的理論研究139
(一)有關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體制的討論139
(二)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三種選擇141
三、韓國案例146
(一)勞動力市場的彈性化:由職業(yè)地位導致的差距拉大146
(二)社會福利政策的變化:以收入保障制度的擴充為核心152
四、收入不平等的深化和長期低失業(yè)率:韓國的特殊性155
五、結論: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十字路口161
7 韓國福利體制探討:儒家主義、保守主義,抑或自由主義?168
一、導言168
二、現有理論探討169
(一)艾斯平安德森的觀點169
(二)東亞福利體制論171
(三)東亞福利體制論評價173
三、韓國的福利體制178
(一)福利體制化的標準178
(二)韓國的體制類型179
(三)對艾斯平安德森的評價183
四、結論185
第三篇 反駁、評論與爭論
8 金大中政府社會保障政策:超越新自由主義了嗎?191
一、導言191
二、福利擴大論的主要觀點192
三、國家責任的擴大?193
四、從新自由主義脫離?196
(一)國家責任(社會保險)的擴大196
(二)新自由主義與社會保障支出198
(三)生活保障制度的民營化199
五、社會保障政策新自由主義特征200
六、結論203
9 “新自由主義論”內容與評價:以曹永薰立場為核心207
一、導言207
二、“新自由主義論”內容與評價208
(一)有關金大中政府福利政策特征的主張208
(二)有關韓國福利體制特征的主張216
三、結論220
10 混合模型?——評價金淵明的韓國福利國家體制論224
一、對于混合模型的評價224
二、對于自由主義福利類型批判的評價226
11 對韓國福利國家體制化的批判性檢討:制度的不成熟及其局限230
一、導言:韓國福利國家制度尚不成熟230
二、韓國福利國家的特征231
三、對韓國福利國家體制的討論233
(一)亞洲或儒教式福利國家的可能性233
(二)走向混合型福利國家?235
(三)走向自由主義福利國家238
四、結論:韓國福利體制的意義與局限243
12 對于“國家福利強化論”批判的再批判及爭論焦點247
一、導言247
二、對于福利政策特征的再批判與爭論焦點248
(一)國家福利的概念和范疇248
(二)社會福利支出的變化與國家福利的強化249
(三)社會保險擴大的國家福利特征253
(四)基礎法的特征問題255
(五)社會福利的差別性適用與收入差距擴大:是國家福利的反證嗎?256
(六)私營保險的膨脹:是新自由主義福利政策的證據嗎?259
三、福利體制分類與相關爭論的焦點259
(一)混合模型?——概念的可行性與意義260
(二)社會保險的內部人外部人問題261
(三)職位差別化現象的弱化267
四、結論和研究課題269
13 金大中政府社會福利改革與韓國福利制度特征的討論:發(fā)展主義的遺產和社會福利改革的局限273
一、導言273
二、金大中政府社會福利改革的特征:國家責任的擴大?新自由主義?保守主義?277
(一)以什么為標準來評價?278
(二)典型的新自由主義制度?281
(三)國家責任的擴大?國家干預的擴大?285
(四)金大中政府社會福利改革分析:成果和局限287
三、關于韓國與東亞福利類型的對應方案:發(fā)展型福利體制311
(一)儒家主義的福利體制?文化決定論的局限313
(二)韓國與東亞的社會福利類型:發(fā)展型福利體制315
四、代結論:對社會福利改革的展望317
14 韓國福利國家特征爭論的意義和研究方向323
一、導言323
二、生產性福利的基本構想326
三、對韓國福利國家特征的爭論333
四、有關體制論的再探討:艾斯平安德森的體制論與對策339
五、結語347
第四篇 相關論文
15 鞏固民主化與發(fā)展福利國家:文民政府與國民政府的比較355
一、爭議點及理論355
(一)民主化的進展和福利民主化的發(fā)展355
(二)理論性觀點357
二、文民政府與福利改革的挫折359
(一)文民政府的執(zhí)政背景和特征359
(二)文民政府在發(fā)展福利方面的努力362
(三)對文民政府福利性的評價366
三、國民政府及其福利國家制度建設368
(一)國民政府執(zhí)政背景和特征368
(二)國民政府在發(fā)展福利方面的努力370
(三)對國民政府福利制度的評價373
四、比較福利改革的成果377
五、結論與展望379
16 結構調整和社會福利:發(fā)展中國家社會福利的崩潰和金大中政府的課題385
一、導言385
二、理論爭議: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和社會福利的關系387
(一)全球化論者的主張387
(二)政治補償論者的主張388
三、經驗性討論:金大中政府轉換社會福利政策范式的探索391
(一)1997年經濟危機與結構調整的意義391
(二)發(fā)展中國家社會安全網的崩潰和結構調整支出392
(三)金大中社會福利改革新范式396
(四)分析399
四、實踐性討論:結構調整和鞏固新福利政策的必要性402
五、結論405
17 韓國社會福利體制特征的經驗性研究:以艾斯平安德森的標準為核心412
一、導言412
二、艾斯平安德森的三分法和分類標準415
三、對韓國社會福利體制特征的經驗性考察417
(一)去商品化417
(二)社會分層425
(三)國家和市場的相對比重432
(四)家庭主義435
四、結論43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