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我國上古文化的珍品,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絕響,它開啟了中國以圖文敘事的先河。全書總三萬一千言,記載邦國、山川、人物、人神畏獸過一千四百條。書中奇譎多姿的圖繪,堪稱中國人童年的夢,是我們理解《山海經》這一奇書的無尚金鑰。《山海經》圖繪,以各種人神畏獸為主,它們的奇異多變、斗戰(zhàn)精神,歷代文士歌詠不絕,它們的形神意態(tài),歷代畫手多有摩繪。因各人理解相異,每種人神畏獸,都有多種面目。著名剪紙藝術家于平、任憑夫婦,二十年來,致力于《山海經》研究和其中動物神怪的剪紙創(chuàng)制,他們長年摩意《山海經》文旨,體會歷代畫手對《山海經》精神的領略,先后創(chuàng)作三百二十幅剪紙作品。對于《山海經》而言,這種大規(guī)模的剪紙創(chuàng)制,既是全新的、空前的藝術形式,也是中國人以剪紙藝術對《山海經》這部古老經典的全新詮釋。這些作品不但技法如行云流水,精神上也使諸圖回歸元始,使人如處春日山野,感覺到遍地都有新芽茁出的力量。駐目細覽,可以窺見我民族文化和《山海經》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