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墨家邏輯思想研究
02大鹽中齋《洗心洞札記》譯…
03切磋(甲辰集)
04康有為
05古典心性的開顯:現代新儒…
06陽明心學與禪宗美學思想
07盈科后進
08蕭萐父與中國哲學的當代新…
09杭氏易學七種(全二冊)
10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tài)
浙江省哲學學會
浙江省哲學學會2016年會文集。主要內容有:1.唯物史觀與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
可購
福建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政協南平市委…
本書從朱熹的出生、求學科考、構建理學、救世安民、立學考亭、垂名萬世等方面…
韓錫玲
《毛澤東國際和平觀研究》系統探討了毛澤東國際和平觀產生的時代背景、思想基…
方勇
暫缺簡介...
洪修平
東方,狹義的主要是指中國、日本、印度以及周邊的國家和地區(qū),廣義的則大致是…
余東海
《大學》是明德之學,是良知之學。作者在疏解《大學》精義時,觀點新穎,獨具…
姚新中 著
本文集選取了作者姚新中教授自1995年以來20年間所發(fā)表的20篇學術文章和著述,…
弘音 著
《五行》篇是我國儒家早期經典著作。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
汪少炎 著
本書分兩卷,第一卷《王陽明心傳》,第二卷《答顧東橋書譯解》。通過陽明一生…
楊耕 著
《重建中的反思 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叢書》以馬…
許嘯天 著
《梁任公語粹》一書是許嘯天選輯的梁啟超涉及哲理、政治、國家、學術、社會、…
楊愛瓊 著
先秦儒、道生死哲學因共同的歷史環(huán)境,相同的社會關懷,而存在一定的相通之處…
趙玉強 著
生活的態(tài)度與方式,能反映一個人的生命存在感,也能折射出一個時代的整體文明…
趙益,王楚 著
本書介紹了中國道教的源流、特征、儀式、人生智慧以及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影響?!?/p>
陳引池,蘇暢 著
本書介紹了中國佛教的源流、特征、儀式、人生智慧以及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影響?!?/p>
李翔海 著
本書介紹了儒家思想及其對中國文化影響,重點在先秦孔孟思想至宋明理學的儒家…
(中國)陳榮捷
安倫
老子的《道德經》是中華文化中傳播很廣、歷史地位很高的經典,作為其主旨的“…
吳光
王陽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被公認的…
熊春錦
暫缺作者
荀子對各家都有所批評,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認為是較好的治國理念。荀子以孔…
榮德生,陳文源
《中華為人之道(注譯本)》為《人道須知》的白話文釋文本。由榮德生編寫完成…
楊力
可讀可購
溪谷
傅永聚,馬士遠,如家文明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
《儒家文明論壇(第三期 套裝上下冊)》集錄了2015年12月10日至11日“首屆經…
鞏曰國
本書在探究《管子》早期傳本的基礎上,分宋本系統、明劉績《管子補注》本系統…
朱承 著
當前思想界和學術界,圍繞儒家思想的現代轉化問題產生了許多爭論。在這樣的思…
孫聚友 編
《國際儒學論叢(2016年第2期 總第2期)》分為儒學思想、國際儒學比較、儒學…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編
《古逸叢書》是清末派駐日本公使黎庶昌與隨員楊守敬在日本訪求輯刻,以其中多…
郭志坤,陳雪良 著;黃坤明 主編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如何以關…
王中紅
“親親相隱”之爭起于十余年前,起初我并未予以關注,也不理解為何這樣一個問…
林聰舜 著
《儒學與漢帝國意識形態(tài)》以儒學發(fā)展成為漢帝國意識形態(tài)之核心為主軸,探討漢…
馮友蘭
梁啟超 著
本書為梁啟超研究國學經典的心得與方法的總結之作,圍繞學術界及讀者所關注的…
本書依據仁本主義的世界觀、價值觀、政治觀和歷史觀,立足儒家中道立場,為《…
(日)湯淺邦弘 著
湯淺邦弘教授是日本的中國出土文獻研究領域的代表性學者,著述頗豐。本書收錄…
孫中原
本書為孫中原教授推出的介紹并解讀的諸子百家邏輯學的大眾化讀物。該書選取儒…
歐陽禎人
本書是作者在蕭萐父先生指導下,自2004年以來研究劉咸炘的學術結晶。本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