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蕭萐父:中國哲學主體性的…
02中國哲學論文集
03儒學歷史與儒學思想家研究…
04老子學集刊 第九輯
05孝經研讀
06曾子學刊(第六輯)
07三重松庵·三輪執(zhí)齋&…
08章太炎論人物
09中華道學和諸子百家
10大學直解 中庸直解
金文杰著
全書子象數淵源,先后天八卦之道,論證易、道、一與太極之匯通,貫穿于卦,為…
可購
焦樹安著
焦樹安(1937~),生于西安,祖籍浙江紹興,供職于國家圖書館參考研究部。著…
周偉忠著
一般人總認為,沖突是令人頭痛心煩的事,有些人甚至希望世界上風平浪靜,萬事…
陳曉芬著
本書記載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主要人物,代表著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六大家以富有…
張昭軍著
當下為數眾多的論著,大多側重于古代儒學和現代新儒學研究,而對在傳統(tǒng)文化現…
王永祥,潘志鋒,惠吉興著
河北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本書分別介紹了燕趙先秦思想家公孫龍、慎到、荀況的…
(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著
本書以朱熹為中心,分析了南宋道學理論的傳承發(fā)展關系,研究了朱熹、張式、呂…
牟鐘鑒主編;國際儒學聯合會主編
儒學曾經暗中國和東亞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代表,近代以來在西方文明的沖擊下,儒學…
胡軍著
本書重點是1949年之前的分析哲學在中國傳播和發(fā)展的歷史,論述了分析哲學在中…
北京四海兒童經典導讀教育中心 編
孟子被尊為儒家亞圣。他寫的《孟子》一書有七個章句(篇),現在分做二冊出版…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如今的天下萬邦,有聯合國協調其關系,而從…
任大剛,唐迅著
孔子開創(chuàng),孟子光大的儒家學派,歷經兩千多年,仍然意味無窮。對他們的思想,…
(清)王永彬 著,姜辣 選編
《圍爐夜話》是清朝王永彬先生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隨得隨錄,匯集而成。文筆…
(清)張潮 著
《幽夢影》是一部“才子之書,亦大思想家之書也”(章衣萍語);《幽夢影》是…
蘇和 陶克套
本書主要介紹了蒙古族在英雄文化時期、汗權文化時期、民眾文化時期的哲學代表…
許凌云,許強著
本書上編為中國儒學的發(fā)展歷程,下編為中國儒學的理論與實踐。上篇探討了儒學…
劉鄂培主編
簡介:張岱年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哲學家、中國哲學史專家。本書對他的哲學思想體…
姜耕玉著
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本書對古代藝術辯證法的資源的開發(fā)和運用,對…
鄭鴻著
鄭鴻,博士,供職于美國交通部研究所、紐約市交通局。著有《老子思想新釋》等…
任繼愈主編
本書共收錄戰(zhàn)國以來《墨子》版本和墨學研究著作三百四十余種。是迄今為止收錄…
朱漢民著
<br>道是中國文化精神的標志,也是中國學人所追求的最高學問。中國學術史上…
陳定家著
本叢書將包括西方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各個主要領域,選題以近代以前的名著為主,…
錢穆著
本書綜合司馬遷以下各家考所訂所得,重為孔子作傳。其最大宗旨,乃在孔子之為…
郭美華著
作者通過虛擬的對話形式,使讀者對古代兩位大儒宋理學家朱熹、明心學之代表王…
(美)韓祿伯(Robert G.Henricks)著;邢…
為什么竹簡《老子》對我們探討《老子》的成書年代如此重要?首先,出土竹簡《…
鄭杰文著
墨家學說在戰(zhàn)國時曾被稱為“顯學”,但漢后長期沉寂,清中期后漸次復興,至2…
張漢著
本書用可懂的文字注解了六十四卦,其中包括了建成大同社會的施政,用于幫助理…
張立文著
宋明理學作為一定時期內的時代精神的精華,標志著理論思維的時間維度,它不能…
(戰(zhàn)國)鬼谷子著;方向東評注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云夢山采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
金林 編
古文中的名甸雋語,多是古人心靈的結晶。這些語句雖短,但意義深邃,并富有哲…
劉大鈞編
本書是“百年易學研究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按研究方向分為“百…
賀麟著
本書是我國著名哲學家賀麟的著作集之一,總結了中國在解放前后接受西方哲學影…
勞思光 著
《中國文化要義新編》為《思光學術論著新編》之種,以析論中國文化為課題。勞…
(北宋)周敦頤著;譚松林,尹紅整理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原名惇實,避英宗舊諱而改名。道州營道(今湖…
陳方正 編
本集子所收將近五十篇文字,便是作者到研究所之后,在上述意念推動下陸陸續(xù)續(xù)…
張義德著
葉適(1150-1223)是南宋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是與朱熹(道學代表…
劉文英主編
本書是配合“面向21世紀哲學專業(y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為哲學系本科生學…
(宋)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編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博學多識,著述豐富,對中國思想文化有極大的影響?!丁?/p>
(春秋)老聃等著
《老子》、《莊子》是先秦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中國道教的主要經典。史傳老子…
馮天瑜,黃長義著
經世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學問,經世主義是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精神,直面社會反對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