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上古道術思想史:以陰陽為…
02儒道研究·第七輯
03經學研究(第六輯)
04曾子學刊(第五輯)
05中國傳統知論的現代審視
06清代粵西諸子學研究
07明代儒學的道真追求:王廷…
08自然的祛魅與詩性的統一:…
09道家的智慧:老子的智慧
10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
王國軒
《大學》、《中庸》本是《禮記》中的二篇,《大學》以人的修身為核心,提出:…
可購
陳柱 著
《諸子概論》所論述,以司馬談所論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為限?!吨T子…
干春松
本書有三個中心議題,其一是儒家與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秩序之間的關系;…
陳炎
《多維視野中的儒家文化》是一部多角度、全方位探討儒家文化的學術著作。作者…
金永 譯解
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作八卦以通萬物之情:更觀鳥獸之文,近取諸身,遠…
楊國榮 著
在中國哲學史上,莊子無疑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以汪洋恣肆的文字為形式、以…
郭曉東 著
《識仁與定性:工夫論視域下的程明道哲學研究》是對北宋哲學家程顥(明道)思…
陳國慶、劉瑩
暫缺簡介...
李似珍
學術創(chuàng)新之碩果,國學研究之津梁!《中國學術思想編年》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學…
王繼平
《晚清湖南學術與思想》系統研究了晚清湖南學術的背景與傳統,曾國藩左宗棠異…
李保正
《周易》和《易經》是一回事嗎?《周易》有哪些內容?什么是《周易》的“三易…
張開新
《易經致用精義》是張開新教授繼《易學與人生成敗》后的又一易學力作,稱得上…
孫家洲
這里展示在讀者面前的,是一部設想獨特、面貌新穎的《中國古代思想史:秦漢卷…
楊天行 編
在我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被史學界公認為“黃金時代”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其特點就…
石峻 著
《石峻文存》是展示一代哲人石峻先生在中國哲學和佛學等研究領域辛勤耕耘六十…
許雪濤
本書首先從人們對公羊學討論的背景入手,說明與經、《春秋》、《公羊傳》相關…
林同奇
作為一本個人的文集,本書反映了作者二十年來的學思過程。這個過程雖然不能說…
金凡平 評注
《莊子》是莊子學派的著述總集,道家的重要典籍?,F存《莊子》共33篇,分內篇…
汪榮祖 著
康有為是清末民初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不是舊學的殿軍…
黃玉石,黃海珊 著
收集了儒家五千年思想文化發(fā)展的材料,將其前后連貫,整合成一書,試圖將五千…
蔡尚思
蔡尚思先生是研究中國思想史的著名學者。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他針對當時朝野…
李娟
經過奴隸社會夏商周三代的積淀,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了不同學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
可讀可購
張亨
本書收集的論文,除幾篇涉及文學理論外,討論的多是儒道思想的問題。張亨先生…
老聘,莊周,列御寇 著,張振 點校
在道教系統中,《列子》和《老子》、《莊子》并稱“道家三經”?!独献印芬粫?/p>
張松 著
本書作者以通俗、樸實的文字,對易經深奧、晦澀的義理,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表述…
朱海雷
尸子,名尸佼,戰(zhàn)國時人,大約生活在公元前390年至前330年間。由于留傳下來的…
李曉春
本書的主旨是論證宋代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性二元論由萌芽、提出、發(fā)展到成熟…
寧波茶文化促進會 編
中華文明不中斷地延續(xù)數千年,是全人類唯一的奇跡。這個奇跡中最值得稱道的,…
王曉興 編著
段正元對中國傳統儒學的理解把握多有創(chuàng)見,許多被誤解、曲解的思想經其詮釋使…
毛忠賢 著
《中國曹洞宗源流通史》作為一《中國曹洞宗通史》是寫出來了,作者個人的感受…
趙載光 著
中國文化到底有什么特點,中西文化的語境到底有哪些差異,這是促進中國文化現…
童書業(yè) 著,童教英 增訂
童書業(yè)(1908年5月26日—1968年1月8日),字丕繩,號庸安。安徽蕪湖人。1935…
楊倩描
序序說:《周易》與王安石《易》學特色一、《易》學概說二、宋代《易》學的長…
倪德衛(wèi)
本書收集了美國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倪德衛(wèi)先生數十年來研究中國哲學的主要論文…
譚戒甫
本書是譚戒甫先生《默辯發(fā)微》的姊妹篇,作者集中多年研究墨家、名家的心得,…
(明)程曈
道之廣大無窮也,充塞天地,流行古今。惟圣人生知安行,徒容中道,固無待于學…
祝瑞開 著
儒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和主流,她倡導“仁”、“圣”之學:以“ 仁”、“…
劉燁 編著
墨子雖然是二千多年前的人但他的若干主張,不僅適用戰(zhàn)國時期,也適用于現代?!?/p>
楊樹達
治《淮南子》者,自漢代許慎、高誘以外,以清代王念孫、俞樾成就最卓者。民國…
張連良
本書主要包括:經學說解、周易選、乾卦、坤卦、尚書選、三禮說解、春秋三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