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唐君毅文化哲學研究
02周敦頤理學思想與文獻研究…
03方以智研究(第四輯)
04新經(jīng)學(第十二輯)
05朱子理學與家國情懷:安?!?/a>
06孝經(jīng)研讀
07七塔寺史話(修訂版)
08古典心性的開顯:現(xiàn)代新儒…
09中國傳統(tǒng)知論的現(xiàn)代審視
10諸子學刊(第二十九緝)
唐頤 著
《易經(jīng)》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卜筮之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是一…
可購
(元)李道純 等撰,張燦輝 等校點
李道純,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是宋末元初著名道士、道教理論家。后人…
陳來 著
在中國哲學二千余年的歷史中,在不同時期,思想往往通過不同的形式或形態(tài)取得…
(春秋)老子 著,東籬子 解譯
《道德經(jīng)》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線裝經(jīng)典》編委會 編
《論語》為語錄體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此書成…
(美)韓易 著
本書是美國著名易學大師韓易教授積三十余年實踐、教學、深思、頓悟的經(jīng)驗而來…
劉玉成 編著
跟毛澤東讀《論語》,就是從毛澤東的視角,重新審視、解讀、感受幾千年來影響…
柏宏軍,陳璋 編著
本書在兼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以文字、圖說“1+1”的全新形式,即通俗…
單純 主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 編
孔子君子論的多重理論內(nèi)涵、儒學與中華人文精神、歐洲儒學研究之現(xiàn)況 、儒家…
(韓)劉承相 著
朱熹是繼孔子、孟子之后最著名和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在20世紀80年代始,朱子之…
張克蘭,王曉清 著
以馮友蘭這個20世紀中國學術領域巨大的哲學存在為經(jīng),以切磋師友、學侶同調(diào)、…
吳雁南 等主編
經(jīng)學萌發(fā)于以農(nóng)立國的宗法制下的古老中國,其經(jīng)典為古代中國道術之總匯,突出…
趙知易 著
《知易數(shù)術學——開啟術數(shù)之書》一書,是趙知易先生用禪宗方法,回歸遠古,感…
鄭同 編著
《一本書讀懂易經(jīng)(圖文雙色簡體注音版)》不是泥于后出的《周易》或《易傳》…
釋心如 著
《空道》是對空道和尚多年苦行所覺悟的真理,講經(jīng)說法的部分內(nèi)容,加以整理而…
張國擎 著
有史為證,自泰始皇以后的歷朝歷代,一旦確立太子,他們的書齋里便有了《呂氏…
可讀可購
郭齊勇 主編
《簡明中國哲學》以中國哲學史的發(fā)展為“線”,以這條線上…
錢穆 著
本書為錢穆先生講堂記錄稿,包括《中國思想史六講》與《中國學術思想十八講》…
中國思想史上,兩漢以后,儒學漸微,莊、老代興,而佛學東來,遞興日盛,至隋…
李航 著
玄德是認識道的終極目標,在認識道的過程中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以這個終極目標為…
東籬子 編著
菜根譚語錄: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
徐芹庭 著
夫易者機神之妙旨,人事之儀則,因陰陽奇偶之變,括宇宙萬象之理,而述內(nèi)圣外…
(春秋)孔子 等著,郭萬青 編譯
《論語(套裝上下冊)(經(jīng)典彩繪版)》記錄了春秋時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
明代萬歷年間,來知德隱居四川孝養(yǎng)父母,并以二十九年之辛勤,撰《周易集注》…
裘沛然 著
裘老沛然是聞名遐邇的大醫(yī),現(xiàn)年九十五歲,為滬上最年長的博士生導師。他所撰…
(宋)邵雍 著,郭彧 整理
《邵雍集(繁體豎排版)》收入了北宋哲學家邵雍的代表性著作,包括《伊川擊壤…
嚴吾 著
《易經(jīng)》被譽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
張岱年 著
《中國大百科全書》全面介紹了人類已有知識,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最偉大的文化工…
何燕江 著
這部小說中的孔子:是一個生于貧賤長于憂患,“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孔子;…
張健 主編
中國的發(fā)展正在牽動世界的目光,中國當代文學的發(fā)展也正在日益融入全球化的新…
梁啟超 著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梁啟超任教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校所編講義。約撰于…
趙建華 主編
把孔子的言行放到兩千五百年前特定的情境下,才有可能知道他老人家要表達的真…
牟宗三 著
牟宗三先生(1909:1995),被認為是當代新儒家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師承于熊十…
牟宗三先生,被認為是當代新儒家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師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
牟宗三,中國現(xiàn)代學者,哲學家,哲學史家,現(xiàn)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英…
賴賢宗 著
《儒家詮釋學》采取本體詮釋學的進路,使儒家的心性論在當代社會之中能夠更具…
凌永放 著
《學校沒教過的老子智慧》老子哲學思想為何能與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想整合?道家講究…
張祥龍 著
《先秦儒家哲學九講:從到荀子》探討了孔子晚年及其身后的儒家思想和命運。從…
吳云,李春臺 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編
散文部分以清代盧文弨??钡摹缎聲窞榈妆緩摹妒酚洝贰稘h書》《古文苑》收錄…
張加才,方克立 著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先輩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世代中國人通過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