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帝國行將就木的20世紀初葉,在東漸之西學紛至沓來的近代中國,袁氏呈奏的“辦學章程”卻有著某種意義上的傳承性與超越性。愚以為,袁氏立意“天下、國家”,絕非其偶然心念一動,在這一理念的背后,當是數千年孔盂儒學傳統(tǒng)文化之精粹的蘊聚與支撐。從而,為了“天下國家”,而非“一已進取”的辦學理念,在那個中華贏弱、列強環(huán)伺的年代,越發(fā)彰顯著山東大學的歷史使命與民族責任,成為山東大學立足與發(fā)展的價值礎石。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山東大學在伴隨著時代動蕩、社會變遷的百余年行進途中,尚能安然把握著方向與節(jié)奏,使之得以在不同的歷史時段,均能匯聚時代的學術精英,漸次積淀了豐厚的學術內涵和大學文化底蘊。迄今,亦能風雨無阻,依然躋身于全國高校第一方陣的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