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全書,感到它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一、從歷史大勢把握傳主的人生歷程。一般研究人物的著作或從縱的角度,以時間為序分析人物的生平事跡,或從橫的角度評述人物思想的幾個方面。而作者研究周斕先生,則是縱橫結合,從歷史大勢中把握傳主的人生際遇和思想演變,突出了周斕一生的幾個關鍵點:革命(武昌首義和北伐)——抗戰(zhàn)——辦學——起義,從而使他的生平和思想特點更加突出,易于讀者把握。二、對人物的思想脈絡進行了深入分析。從總體上講,周斕是一位軍人。一般對軍事人物的研究,偏向以其軍功為導向,就事論事,給讀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覺。唐教授對周斕先生的思想脈絡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周斕為什么成為革命軍人,參加武昌首義?為什么加入了同盟會,卻并未成為三民主義的忠實信徒,他參加了反蔣介石、反封建、反帝國主義的革命斗爭,在1949年毅然參與了湖南和平起義等等。作者在本書中探討、分析并回答了這些問題。正是如此,才顯示了這本著作的學術價值。對人物采取的這種研究方法,從某種意義說,具有開拓三、史料豐富而翔實。作者研究周斕的生平及思想,在史料論證中,除了引用相關的公共歷史資料外,大量地運用了外界難以見到的《周斕自傳》及其親屬、舊部的著作、回憶文章,從而使人物研究有血有肉,其觀點更具有說服力。四、研究歷史人物又有現實啟迪意義。周斕先生是民國時期的歷史人物,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他的許多舊部故友的后代定居臺灣,因此研究他的平生事跡,對于推動國共兩黨交流,促進兩岸和平統(tǒng)一具有積極作用。此其一;其二,周斕先生的人格魅力對我們后人有啟迪教育作用。他作為三軍上將,一省之長,在位,忠于職守;去職,也處之泰然。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不為政府當局所容的境況下,他另辟蹊徑,走上了一條教育救國的道路,真正做到了“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其志,值得后人學習;其心,令后人敬仰。也許這正是作者著書立傳的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