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雄師,閩南人,生長于耕讀之家;年少即喪母,深感無常之苦而無以解脫。祖父飽讀詩書而畏于仕途,樂天知命而不求財,中年即辭世;祖母矢志守節(jié),自早至晚深心念佛,直至舍命,不曾一日中輟;同時含辛茹苦養(yǎng)育子女成人,乃以農持家。維持小康局面。金老師于此門風熏習之下,少年時期即開始閱覽經史。博綜多聞;尤愛《古文觀止》,始從少年時期即開始涉獵,而不樂學習世間營生之法。金老師亦愛中國古時章回小說及各類世界名著,并曾研習拳術及金石、針灸等,而不樂謀取財利及世間名利經營之事,心性俊逸不羈。金老師年長之后離家,不得不投入社會營生;后因世間生活己得安頓。于是重拾年少時探索不得之疑問。為探究生死之緣由而開始學習佛法之歷程。但因宿世善因。于廣覽諸方大師著作之后,深心之中自覺不能認同世俗化之佛法;于是在鑒知當代佛教中已不可能尋得真正佛法以后。自行深入中國禪宗妙法之中研習,乃能自悟自通。隨后漸次深入經藏之中處處印證,開始觸類旁通。故于經律論皆能洞達微旨。隨后即因身旁之人漸漸知悉,于是受邀開始為小眾說法。嗣因眾弟子深受法益。不愿將金老師之妙說善說埋沒。乃有主動整理成書而欲出版之事。即有數人漸次整理打字而有本書之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