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動力工程丹麥:零碳生活細節(jié)

丹麥:零碳生活細節(jié)

丹麥:零碳生活細節(jié)

定 價:¥45.00

作 者: 王凡,劉東平 著
出版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能源與動力工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5302867 出版時間: 2011-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40 字數:  

內容簡介

  1970年世界第一次能源危機以來,丹麥開始實施節(jié)能技術和新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由此打造了一條巨大的綠色產業(yè)鏈。在過去的25年里,丹麥的經濟增長了75%,能源消耗總量卻基本維持不變,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下降。在這種發(fā)展模式下,丹麥人民并沒有付出降低生活質量的代價,相反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被視為與大自然共存的健康、和諧的現代社會典型。本書是作者聚焦于氣候和能源領域,就“丹麥模式”在丹麥實地考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謂“丹麥模式”,就是由低碳到零碳繼而負碳的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作者置身孕育“丹麥模式”的土壤,對構成“丹麥模式”的每一個細節(jié),做最貼近的感知和思考,對丹麥為什么能在保護環(huán)境、遏制氣候變暖、綠色發(fā)展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提供了較為細致的觀察和解析。一個具有特別啟示意義的是,丹麥的零碳生活,是在政府的政策法規(guī)約束和引導下,在全民的選擇和參與下,特別是大批企業(yè)敏銳洞察、捕捉商機、傾注智慧、主動作為中實現的。沒有眾多企業(yè)的參與,沒有全民的行動,綠色發(fā)展永遠是紙上談兵。而全民行動的前提,是綠色發(fā)展成為全民的自覺意識。因此,中國要實現綠色發(fā)展,需要一個全民的綠色環(huán)保啟蒙。兩位作者認為,“丹麥綠色發(fā)展模式”對中國的一些地區(qū)和城市而言,有著很現實的比照價值。“丹麥作為一個國家,其人口和面積和中國相比極為懸殊;但若與中國一些城市和地區(qū)相比,其規(guī)模和面積則更為相近。另外,兩國過去的能耗結構也相似,都以煤氣等傳統化石能源為主。中國和丹麥雖然國情不一樣,但是‘丹麥綠色發(fā)展模式’以及構成這一模式的諸多細節(jié)對我國大批新興的、規(guī)模和質量相當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啟發(fā)和參照意義。丹麥實現的理想化發(fā)展狀態(tài),中國城市也完全可以做到。”目前有兩種對立的生產理論在影響著各國的產業(yè)政策:一種理論為工業(yè)革命的產物,以規(guī)模化大生產降低成本和物價,從而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結果竭澤而漁,釀造了大地母親難以承受的生態(tài)破壞和能源枯竭,成為世界動蕩不安、危機四伏的重要根源;另一種理論認為通過提高包括能源在內所有資源的使用效率,同樣可以實現生產的低成本和市場的低物價。“丹麥綠色發(fā)展模式”在自覺或不自覺地踐行第二種理論,并正在悄然引領著一場綠色革命?!暗溇G色發(fā)展模式”已經向我們展示了將第二種理論發(fā)展成現實的可能。如果全世界都行動起來,丹麥的童話就將成為世界的童話,或者世界的現實。

作者簡介

  王凡:著名歷史紀實作家。著有《知情者說——與歷史關鍵人物的對話》系列、《紅色警衛(wèi)——原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wèi)局副局長鄔吉成回憶錄》、《目擊歷史——關于當代中國大事偉人的口述實錄》、《聆聽歷史細節(jié)》、《一個家族企業(yè)的童話》、《吳建民傳》、《潘漢年傳》等書。劉東平:資深記者、作家。著有《東方之女》、《天涯路》、《中國人探險紀實》、《走過彩云南》、《宋慶齡:永遠的美麗》、《宋慶齡圖傳》、《財富傳奇》、《中國進行時》等書。王凡、劉東平近年合著的作品有:《紅墻童話——我家住在中南?!罚s獲2004年“全國優(yōu)秀暢銷圖書”獎)、《紅墻醫(yī)生——我親歷的中南海往事》、《我在不尋常年代的特殊經歷》、《紅墻記憶——大歷史小細節(jié):大人物小故事》、《特別經歷——十位歷史見證人的親歷實錄》、《紅都童話——少年延安往事》、《領袖身邊的特殊衛(wèi)隊》、《丹佛斯與安徒生童話》、《城變——澳門現場閱讀》。

圖書目錄

引子
第一章  薩姆蘇為什么吸引世界的目光
 1.彈丸小島魅力何在?
 2.薩姆蘇的風讓我們想到丹麥精神
 3.低碳環(huán)保袖珍標本里的感受
 4.某些看似烏托邦的幻想離現實不過一步之遙
 5.“綠色使徒”索倫?赫爾曼森
 6.農民,創(chuàng)造薩姆蘇奇跡的主體
 7.葛龍維的影響力與能源民主
 8.復活節(jié)島的淪落與薩姆蘇島之勃勃生機
第二章  零碳城市新試驗田松德堡
 1.松德堡的歷史故事有些悲劇色彩
 2.諾德堡因梅茲而有了色彩
 3.“Best or nothing!”
 4.我們的“低碳城市”構架是不是有點單薄
 5.在松德堡第一個使用智能熱泵的人家
 6.丹麥房產交易必備兩本證書
 7.太陽能發(fā)電廠:既是生產部門,又是教育基地
 8.讓物質的構建與心靈的成長同步
 9.引發(fā)了一場國際官司的丹麥垃圾回收
 10.要不了多久,我們的垃圾就不夠燒了
 11.“鉆石”最耀眼的光彩在哪里?
第三章  貝拉中心旁的暢想
 1.自行車上的零碳發(fā)蒙
 2.丹麥自行車文化存在的友好溫床
 3.美人魚、安徒生、丹麥民族形象
 4.被評為世界上最環(huán)保的酒店
 5.解決方案就在風中
 6.能源理想國的歷程與新路線圖
 7.綠色稅收、綠色補貼、綠色賬戶、綠色……
 8.舊軍營、會展中心與世界的安寧
 9.“哥本哈根精神”與綠色創(chuàng)新
 10.建一座教堂,作為國家對他的追思與敬仰
 11.目標:世界第一個零排放首都
第四章  投入智慧的節(jié)約是生產力
 1.年輕、高學歷和跨文化經歷
 2.無線電技術與公元10世紀丹麥國王“藍牙”
 3.給各國政治家們一個有影響力的信號
 4.企業(yè)的DNA與丹麥國家的DNA
 5.丹佛斯做減法卻得到了乘法的結果
 6.“Danfoss”,許多國家著名建筑中都看得到的標識
 7.太陽能逆變器,慧眼搶得先機
 8.熱電聯產雖久遠,節(jié)能光芒永留存
 9.愛因斯坦的名言需要用相對論的方法來解讀
第五章  “丹麥童話”能否變?yōu)椤笆澜缤挕保?br /> 1.哪里需要溫暖舒適,哪里就有丹佛斯的伸展空間
 2.圍繞環(huán)保做文章的基金會和銀行應運而生
 3.改變高能耗的“供熱現代化計劃”
 4.“立法是成功的一半,終端用戶使用才是完全的成功”
 5.一個持續(xù)了九年的小區(qū)節(jié)能改造工程
 6.他們不僅是生產者,還是傳播者
 7.建筑節(jié)能專家日米耶斯基教授如是說
 8.走出“四面皆水卻無水可飲”的困局
第六章  丹佛斯與中國的低碳進行時
 1.丹佛斯和中國有著某種天然的緣分
 2.我們有信心讓中國成為丹佛斯全球第一大市場
 3.把“加大本土化力度”放在首位
 4.讓玉米地上有更美好的收獲
 5.“海利普”的“?!笔呛<{百川的“海”
 6.“欽寶”按照丹佛斯的模式變身
 7.構建低碳城市的有力幫手
 8.除了尋找商機,企業(yè)還能做些什么?
 9.從丹麥的童話,到世界的童話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