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說,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大痛苦,《論死生》意在告訴讀者,這四大痛苦實際上是一種十分自然的過程,人如果懂得順應這些過程,人生就會過得很愜意。“夫物蕓蕓,復歸其根”,來自大自然,回歸大自然,勿為生而喜,勿為死而悲,守分知命,順乎自然,是最好的人生態(tài)度。大多數(shù)人從8—10歲起就知道他們也會死,此后死亡的憂慮就終生伴隨著一個人。這種憂慮十分有害,會大大縮短人的生命。有鑒于此,《論死生》對人們忌諱談論的禁區(qū)——死亡現(xiàn)象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目的在使讀者能安心地享受人生的快樂,痛痛快快、瀟瀟灑灑度過有限的人生,使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過得有價值、有意義,不至于因人生短暫的憂慮而影響生活質量?!墩撍郎犯嬖V讀者: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死亡的恐懼,人只有消除了這種恐懼,才能延年益壽,活到人的自然壽命?!墩撍郎钒S多有益的勸告,特別是融入世界上從古至今許多科學巨人、文壇泰斗的高超見解,使讀者能在輕松的心情下讀完此書,獲得許多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