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第1章 微型計算機系統概述 1
1.1 微型計算機的發(fā)展歷程 1
1.1.1 計算機的發(fā)展歷史 1
1.1.2 微型計算機的發(fā)展過程 2
1.1.3 微型計算機的應用和特點 4
1.1.4 微型機的分類 5
1.1.5 一體機與平板電腦 6
1.2 微型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7
1.2.1 馮?諾依曼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7
1.2.2 微型計算機的工作流程 7
1.2.3 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8
1.3 計算機內數據和指令的表示 11
1.3.1 計算機中的數制 11
1.3.2 計算機中數的表示 12
1.3.3 西文字符與漢字的編碼 13
1.3.4 指令的表示 15
1.4 微型計算機性能 15
1.4.1 微型計算機性能的主要指標 15
1.4.2 CPU性能 16
1.4.3 總線的性能 19
1.4.4 外設的性能 19
1.5 計算機性能測試程序 21
習題 23第2章 微處理器 26
2.1 微處理器的基本知識 26
2.1.1 微處理器的發(fā)展歷程 26
2.1.2 微處理器的組成 26
2.1.3 微處理器的內部結構 28
2.1.4 微處理器的工作模式 29
2.1.5 微處理器的指令系統 30
2.1.6 微處理器的接口類型 35
2.2 微處理器技術 40
2.2.1 流水線技術 40
2.2.2 動態(tài)執(zhí)行技術 41
2.2.3 多內核技術 42
2.2.4 多媒體和超線程技術 43
2.2.5 RISC技術 46
2.3 典型的微處理器 47
2.3.1 Intel微處理器 47
2.3.2 AMD微處理器 55
2.4 微處理器的編號識別與性能測試 57
2.4.1 CPU的編號 57
2.4.2 微處理器性能測試 58
習題 60第3章 內部存儲器 62
3.1 內部存儲器概述 62
3.1.1 存儲系統的基本概念 62
3.1.2 存儲系統的性能指標 63
3.1.3 存儲器的體系結構 64
3.2 典型的內部存儲器 67
3.2.1 存儲器的分類 67
3.2.2 隨機存儲器 70
3.2.3 只讀存儲器 77
3.3 微型計算機的存儲管理 81
3.3.1 擴展存儲器及其管理 81
3.3.2 DOS/Windows環(huán)境下的內存管理 86
3.4 高速緩沖存儲器 94
3.4.1 高速緩沖存儲器的原理與結構 94
3.4.2 Cache與DRAM的一致性 102
3.4.3 Cache的分級體系結構 104
3.4.4 微型計算機中的Cache替換技術 104
3.5 內存的封裝形式 105
3.5.1 內存條的主要標準 105
3.5.2 內存條的選用 107
3.6 實例:常見內存解析 108
3.6.1 常見內存及其型號 109
3.6.2 內存的測試 112
習題 112第4章 外部存儲器 116
4.1 磁盤存儲器 116
4.1.1 磁盤存儲原理 116
4.1.2 軟盤驅動器 119
4.1.3 硬盤驅動器 121
4.1.4 提高磁盤速度和存儲量的主要技術 124
4.2 光盤 126
4.2.1 光盤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標 127
4.2.2 CD-ROM驅動器 129
4.2.3 可寫入CD-ROM 129
4.2.4 DVD驅動器 130
4.2.5 可重寫式DVD-RAM 133
4.2.6 藍光光盤 134
4.3 磁帶 134
4.3.1 磁帶存儲器概述 134
4.3.2 磁帶機的結構 136
4.3.3 磁帶機的工作原理 137
4.3.4 磁帶的主要應用領域 138
4.4 移動式存儲器 138
4.4.1 可移動硬盤 138
4.4.2 閃存 139
4.4.3 盒式磁帶備份機 140
4.5 硬盤性能測試 141
習題 143第5章 微型機輸入/輸出與接口技術 146
5.1 輸入/輸出系統的基本概念 146
5.1.1 輸入/輸出系統的基本概念 146
5.1.2 輸入/輸出接口的基本功能 147
5.1.3 I/O端口 147
5.2 中斷系統 148
5.2.1 中斷的概念與工作過程 148
5.2.2 中斷的分類 149
5.2.3 中斷的優(yōu)先級 149
5.2.4 中斷屏蔽和中斷處理程序 150
5.2.5 中斷的斷點 150
5.2.6 8086/8088的中斷系統 150
5.3 輸入/輸出方法 151
5.3.1 中斷控制方式 151
5.3.2 程序控制方式 151
5.3.3 I/O通道控制方式 152
5.3.4 直接存儲器存取方式 152
5.4 微型機接口技術 153
5.4.1 常用接口標準 154
5.4.2 USB接口標準 154
5.4.3 RS-232-C串行接口標準 156
5.4.4 并行接口的標準 156
5.4.5 A/D和D/A轉換接口技術 157
5.4.6 微型機接口信息 159
5.4.7 無線接口技術 160
5.4.8 微型機接口之間的轉換 161
5.5 計算機接口信息獲取 162
5.5.1 Windows自帶工具 162
5.5.2 工具軟件 163
習題 164第6章 微型機總線 166
6.1 總線的概述 166
6.1.1 總線的概念 166
6.1.2 總線分類 167
6.1.3 總線的功能 167
6.1.4 總線的性能指標 168
6.1.5 微機的總線結構 169
6.2 總線技術 171
6.2.1 總線的數據傳送 172
6.2.2 總線控制 173
6.2.3 總線驅動及出錯處理 175
6.3 常見局部總線 176
6.3.1 PCI總線 176
6.3.2 通用串行總線 177
6.3.3 IEEE 1394總線 179
6.3.4 圖形加速端口 180
6.3.5 外部設備總線 181
6.3.6 IDE接口與SCSI接口 181
6.3.7 微型機系統中的總線應用 183
6.4 總線信息獲取 184
習題 185第7章 常用微機外部設備 186
7.1 鍵盤 186
7.1.1 鍵盤的工作原理及接口 186
7.1.2 常見的鍵盤 187
7.2 鼠標 188
7.2.1 鼠標的工作原理 188
7.2.2 常見的鼠標 188
7.3 顯卡、顯示器與光筆 190
7.3.1 顯卡 190
7.3.2 CRT顯示器與液晶顯示器 191
7.3.3 光筆 194
7.4 打印機 195
7.4.1 打印機的分類 195
7.4.2 打印機的基本知識 196
7.4.3 安裝網絡打印機 197
7.5 網卡 198
7.5.1 網卡的工作原理 199
7.5.2 網卡的分類 199
7.5.3 網卡的安裝與配置 202
7.6 掃描儀 203
7.6.1 掃描儀原理 204
7.6.2 掃描儀性能指標 204
7.6.3 三維掃描儀 205
7.7 語音系統 206
7.7.1 聲卡 206
7.7.2 音箱 206
7.7.3 麥克風設備 207
7.7.4 語音識別 207
7.8 其他輸入/輸出設備 208
7.8.1 手寫板與字符自動識別 208
7.8.2 視頻設備與人臉識別系統 208
7.8.3 全球定位系統 209
7.8.4 指紋識別系統 209
7.8.5 數碼相機 210
7.9 接口信息及性能測試程序 210
7.9.1 獲取接口信息 210
7.9.2 性能測試程序 211
習題 214第8章 多媒體技術 215
8.1 多媒體技術概述 215
8.1.1 多媒體及相關名詞的定義 215
8.1.2 多媒體計算機 217
8.1.3 多媒體數據壓縮和編碼技術 218
8.1.4 多媒體系統的數據和文件格式 221
8.2 音頻技術 228
8.2.1 數字音頻的基本概念 228
8.2.2 音頻數據采樣與處理 231
8.2.3 語音識別技術 233
8.2.4 音頻處理硬件和軟件 236
8.3 數字視頻技術 240
8.3.1 視頻的基本概念 240
8.3.2 視頻采集卡 241
8.3.3 視頻數據的采集與處理 243
8.3.4 流媒體 244
8.3.5 視頻處理軟件 246
8.4 虛擬現實技術 247
8.4.1 虛擬現實的基本特征 247
8.4.2 虛擬現實常用外接設備 248
8.4.3 虛擬現實技術的分類 250
8.4.4 典型的虛擬現實處理軟件 251
8.5 實例:視頻采集卡的安裝及使用 260
習題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