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優(yōu)秀著作的標題很容易使我們想到法庭科學的“非現(xiàn)實世界”:美劇《犯罪現(xiàn)場調查》(CSI)創(chuàng)造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法庭科學是一種娛樂,在一小時內就能將無比復雜的犯罪案件辦成鐵案。然而在現(xiàn)實中,運用法庭科學破案卻與此迥異。在破案過程中,識別和收集證據的時間一般長達幾天、幾星期甚至幾個月。正如真實的物理世界存在著三維(長、寬、深)那樣,法庭科學家的現(xiàn)實世界也需遵循三個維度:科學、司法制度和信息?!渡裉嚼畈暺瓢笇嶄浵盗?:犯罪密碼》出版前不久,國家科學院發(fā)布了一篇名為《不斷強化的美國法庭科學之路》的報告,報告對法庭科學運用的一些技術的科學基礎提出了批評,并就全面驗證這些技術的要求提出了若干建議。報告還將DNA檢測視為一種具有科學合理性的、可接受的技術范例,并就各種技術需要進行徹底的科學驗證也提出了相關建議。該報告指出,某些傳統(tǒng)的型態(tài)證據,如工具痕跡和指印,并沒有經過同樣嚴格的驗證。因此科學對法庭科學領域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什么是法庭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