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國歷代傳統(tǒng)信仰中,延續(xù)時間最長久、生命力最強盛的,當屬龍。它始終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從未間斷過。
龍之形
龍的形象,體現(xiàn)了多民族自遠古流傳下來的對自然神靈的崇拜,中國人更希望龍永遠是想象中的神靈。
第一章:黎明催龍醒(原始社會晚期—夏朝)
龍在最初出現(xiàn)的時候,它與各種自然崇拜對象一樣,僅是圖騰崇拜,地位并不突出。
第二章:水之神靈(商朝—西周)
龍在周禮中被賦予了溝通天地、傳達禮儀的神圣職責,使之在圖騰崇拜中脫穎而出,這是龍的第一次飛躍。
第三章:列強如龍飛(春秋—戰(zhàn)國)
龍顯示出列強的強盛和爭霸的雄心。
第四章:東方現(xiàn)蒼龍(秦朝—漢朝)
“真龍?zhí)熳印碧枚手氐巧狭说弁醯膶氉?,龍的信仰被附加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光環(huán)。這是龍的第二次飛躍。
第五章:龍馭神車(魏晉南北朝)
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與外來異域的佛教千百年可以和平共處,神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融合作用,真可謂功不可沒。
第六章:龍在中天(隋朝—唐朝—五代)
龍成為帝王的象征之后,被帝王所獨占,平民百姓不得僭越禮制。這是龍的第三次飛躍。
第七章:騰龍出海(宋朝—元朝)
南宋時神龍掉下了昔日的身價,進入平常百姓家。
第八章:紫禁城的尊嚴(明朝—清朝)
龍在國家制度上是護衛(wèi)承載上天正神的神獸,皇帝在自我神化的過程中,龍也隨之成為神圣之尊的象征。
第九章:龍之家族
中國歷經數(shù)千年,不論宗教信仰,不論民族,都是始終如一地維系著龍的崇拜。龍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的象征意義遠遠超出了政治的范疇,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傳播到亞洲的諸多國家。
龍生九子
龍生百種
龍之歲時
歷代吟龍名句
第十章:龍行世界
在西方人眼中,有的龍代表帝王傳承,有的龍是邪惡的化身,與東方人的理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