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共分為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總論部分共分5章,依次為歷代主要本草簡介、中藥的產地與采制、中藥的功效、中藥的性能、中藥的應用,附以中藥及其相關概念、中藥常用命名方法。通過總論部分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或了解中藥的起源與發(fā)展、中藥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中藥的相關名詞、中藥的命名方法等。各論部分共分21章,收載藥物390種,其中掌握137種,熟悉110種,了解143種。通過各論部分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或了解常用中藥的性能、功效及主治,為學習后續(xù)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每章后均增設“自學指導”內容,以表格的形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比較歸納,提綱挈領,執(zhí)簡馭繁,便于學生自學。并將學習要點歸納組織,以復習思考題的形式,供學生復習參考,以溫故而知新,提高學習效率。書后附錄藥名拼音索引,以便查尋或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