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實驗動物學基礎
第一節(jié) 實驗動物學基本概念及發(fā)展概況
第二節(jié) 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制作
第三節(jié) 動物實驗基本技術與方法
第四節(jié) 實驗動物的麻醉
第五節(jié) 實驗動物給藥途徑與方法
第六節(jié) 實驗動物血和體液的采集
第七節(jié) 動物福利與實驗動物安死術
第二章 實驗病理學基礎
第一節(jié) 實驗病理學導言
第二節(jié) 實驗動物解剖與取材
第三節(jié) 實驗病理制片技術
第四節(jié) 實驗技術操作通則與儀器使用通則
第五節(jié) 實驗病理研究顯微讀片通則
第六節(jié) 實驗室管理與實驗環(huán)境安全
第三章 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一節(jié) 心血管解剖組織學概述
第二節(jié) 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概述及動物模型
第三節(jié) 心血管解剖取材固定方法
第四節(jié) 心血管脫水浸蠟包埋制片流程
第五節(jié) 大鼠、小鼠主動脈根部及主動脈瓣定位切片方法
第六節(jié) 心血管疾病標本大體染色技術
第七節(jié) 特殊染色技術的應用
第八節(jié)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應用
第九節(jié) 組織化學技術的應用
第十節(jié)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
第十一節(jié) 不理想制片的原因與對策
第四章 呼吸系統(tǒng)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一節(jié) 氣管、支氣管、肺解剖組織學概述
第二節(jié) 呼吸系統(tǒng)疾病動物模型
第三節(jié) 氣管、肺解剖取材與固定
第四節(jié) 氣管、肺脫水浸蠟包埋制片流程
第五節(jié) 特殊染色技術的應用
第六節(jié)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應用
第七節(jié)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
第八節(jié) 不理想制片的原因與對策
第五章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一節(jié) 食管、胃、腸、肝解剖組織學概述
第二節(jié)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動物模型
第三節(jié) 食管、胃、腸、肝解剖取材與固定
第四節(jié) 食管、胃、腸、肝脫水浸蠟包埋制片流程
第五節(jié) 特殊染色技術的應用
第六節(jié)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應用
第七節(jié)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
第八節(jié) 不理想制片的原因與對策
第六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一節(jié) 腎、輸尿管、膀胱解剖組織學概述
第二節(jié) 泌尿系統(tǒng)常見疾病動物模型
第三節(jié) 腎、輸尿管、膀胱解剖取材與固定
第四節(jié) 腎、輸尿管、膀胱脫水浸蠟包埋制片流程
第五節(jié) 特殊染色技術的應用
第六節(jié)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應用
第七節(jié)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
第八節(jié) 腎活檢病理技術
第九節(jié) 不理想制片的原因與對策
第七章 生殖系統(tǒng)和乳腺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一節(jié) 睪丸、附睪、輸精管、前列腺、陰莖解剖組織學概述
第二節(jié) 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乳腺解剖組織學概述
第三節(jié) 生殖系統(tǒng)疾病動物模型
第四節(jié) 睪丸、附睪、輸精管、前列腺、精囊、陰莖解剖取材與固定
第五節(jié) 睪丸、附睪、輸精管、前列腺、精囊、陰莖脫水透明浸蠟包埋制片流程
第六節(jié) 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乳腺解剖取材與固定
第七節(jié) 子宮、陰道、卵巢、輸卵管、乳腺脫水浸蠟包埋制片流程
第八節(jié) 特殊染色與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應用
第九節(jié)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
第十節(jié) 不理想制片的原因與對策
第八章 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一節(jié) 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垂體解剖組織學概述
第二節(jié) 內分泌、營養(yǎng)代謝性疾病動物模型
第三節(jié) 甲狀腺、腎上腺、垂體解剖取材與固定
第四節(jié) 甲狀腺、腎上腺、垂體脫水浸蠟包埋制片流程
第五節(jié) 特殊染色及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應用
第六節(jié) 不理想制片的原因與對策
第九章 脂肪組織實驗病理技術
第一節(jié) 脂肪解剖組織學概述
第二節(jié) 肥胖病理生理與動物模型
第三節(jié) 脂肪組織解剖取材與固定
第四節(jié) 脂肪組織脫水浸蠟包埋制片流程
第五節(jié) 特殊染色技術的應用
第六節(jié)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應用
第七節(jié) 病理讀片與分析方法
……
第十章 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十一章 周圍神經及肌肉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十二章 骨、軟骨、關節(jié)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十三章 免疫系統(tǒng)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十四章 皮膚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十五章 眼部疾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十六章 糖尿病實驗病理技術
第十七章 腫瘤學實驗病理技術
第十八章 細胞培養(yǎng)形態(tài)學技術
第十九章 分子病理學技術
第二十章 形態(tài)定量分析技術
第二十一章電子顯微鏡技術
參考文獻
附錄1 常用試劑配制方法
附錄2 英漢實驗病理學技術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