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于創(chuàng)造性”,就是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chuàng)新,一方面要汲取新中國建立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和建設中積累下來的大量寶貴經驗和深刻的教訓,另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積極探索內容創(chuàng)新、形式創(chuàng)新、手段創(chuàng)新;要求教師學會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要善于把復雜的理論問題用最簡單的語言闡述出來,用學生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引申出來,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永葆生命力的源泉。“增強實效性”,就是要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鑄造靈魂、培養(yǎng)精神”的功能,把現在的大學生培養(yǎng)成信念堅定、道德純潔、情趣高雅的有用人才。在現代,學生既是教學的主體,也是教學的主導。他們要求教師的授課能夠貼近他們的生活,更關心所學知識是否具有實際意義和能否提升個人價值。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因材施教,要在知識的實用性、適用性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要由知識的權威者變?yōu)閷W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指路人,“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引導學生自己從知識的海洋中汲取營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愛學、愿學、勤學、善學,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實效性。突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對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想使學生確實“親其師”“信其道”,首先,要有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用人格的力量陶冶學生的心靈。其次,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授課中要有新的信息量,體現科學理論的最新成果,不斷地以思想啟迪、升華來感染學生。再次,要有高超的學識境界,對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榮辱觀等問題具有獨到的見解,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有真知灼見,增強教育的可信度。要以學生喜歡不喜歡、接受不接受作為衡量思想政治課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在保證知識傳授的同時,在精講、實用上下工夫。要以入耳、入腦、入心作為衡量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