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對強迫癥認識和治療現狀
一、強迫癥的基本概念
二、強迫癥的病因
(一)5-羥色胺(5-HT)能神經元或多巴胺能神經元功能紊亂
(二)遺傳因素
1.雙生子研究
2.家系研究
3.分子遺傳學研究
(三)神經生理學改變
1.影像學研究
2.神經傳導路假說
(四)免疫學因素
(五)心理發(fā)展與人格特征
(六)社會-心理因素
(七)強迫癥病因學的心理學理論
1.精神分析學派
2.行為主義理論
3.認知心理學派
三、強迫癥的臨床表現
(一)強迫癥的臨床特點
(二)強迫癥狀
1.強迫觀念
2.強迫行為
(三)強迫癥狀的評估
四、強迫癥的診斷
(一)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強迫癥的診斷標準
(二)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DSM-IV)
(三)WHO的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的標準
1.診斷要點
2.以強迫思維或窮思竭慮為主
3.以強迫動作(強迫儀式)為主
4.混合性強迫思維和動作
五、強迫癥的治療
(一)強迫癥的藥物治療
1.藥物的選擇
2.藥物的使用
3.藥物治療的副作用
(二)強迫癥的心理治療
1.強迫癥的行為治療
2.強迫癥的認知-行為治療
3.家庭人際關系治療
4.其它心理治療方法
(三)強迫癥的其它治療方法
1.電休克治療
2.神經外科手術
3.深部腦刺激
4.迷走神經刺激
(四)強迫癥治療效果的評定
1.《美國國立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大體強迫量表》
2.《臨床大體嚴重程度量表》
3.《臨床大體進步量表》
六、強迫癥的預后
七、第一部分小結
第二部分 強迫癥的認知-應對治療
一、認知-應對治療的提出
二、認知-應對治療對強迫癥發(fā)病的病因假說
三、應對的基本概念
四、認知-應對治療總論
(一)治療原則
(二)治療總體目標
(三)治療步驟及其目標
1.治療的第一步——找到強迫癥狀出現的根源:怕
2.治療的第二步——“怕”的應對
3.治療的第三步——強迫觀念的應對
4.治療的第四步——強迫行為的應對
5.預防復發(fā)
(四)認知-應對治療的形式及次數
(五)認知-應對治療小結
(六)對認知-應對治療的評價
(七)影響認知-應對治療療效的因素
(八)認知-應對治療與其它心理治療的區(qū)別
1.與森田療法的區(qū)別
2.與認知-行為治療的區(qū)別
3.與Schwartz四步治療法的區(qū)別
(九)認知-應對治療范例
說給強迫征患者及家屬的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