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動力工程中國能源效率研究

中國能源效率研究

中國能源效率研究

定 價:¥48.00

作 者: 周德群,查冬蘭,周鵬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能源與動力工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335050 出版時間: 2012-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能源效率研究》系統(tǒng)研究能源效率,主要圍繞什么是能源效率、為什么研究能源效率、如何測度能源效率、如何提高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效率后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等理論與實際問題展開研究。全書分為理論篇和實證篇,理論篇對能源效率的概念、測度方法、影響因素、要素替代關系、回彈效應、常用分析方法等基本理論問題進行系統(tǒng)梳理與研究;實證篇則通過中國的實際數(shù)據(jù),對能源效率進行定量分析、建模與政策模擬,揭示中國能源效率的種種表現(xiàn)與深層次的因素,為能源效率政策選擇提供參考。本書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軟科學研究中心近年來對能源效率問題進行研究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適合政府決策部門、能源政策制定部門、能源經濟與環(huán)境管理的研究人員,以及關心中國能源發(fā)展的人士閱讀,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研究生的學術參考書。

作者簡介

  周德群,1963年8月生,江蘇鹽城人,工學博士?,F(xiàn)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能源軟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際能源經濟學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優(yōu)選法統(tǒng)籌法與經濟數(shù)學研究會理事兼能源經濟與管理分會副理事長,江蘇省系統(tǒng)科學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能源軟科學、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工程等領域的教學研究工作,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重要課題二十余項,在EnergyPolicy、EnergyEconomics、《管理科學學報》、《經濟學動態(tài)》、《中國工業(yè)經濟》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七十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四部,研究成果被同行引用四百余次。提交的多份決策咨詢報告得到中央及有關部門領導的重視。查冬蘭,1983年1月生,江蘇江陰人,管理學博士?,F(xiàn)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博士后,研究方向為能源環(huán)境系統(tǒng)分析與建模。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和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近年來以第一作者在EnergyPolicy、Applied Energy、《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管理評論》等國內外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擔任EnergyEconomics、Energy Policy等國際期刊審稿人。周鵬,1978年12月生,山東諸城人,2008年獲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能源—經濟—環(huán)境系統(tǒng)、效率分析。已主持完成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部應急項目,目前主持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0年獲得ProSPER.Net-Scopus可持續(xù)發(fā)展青年科學家獎,入選2010年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培養(yǎng)對象、江蘇高?!扒嗨{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yǎng)對象。在SSCI/SCI上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研究成果被國際期刊引用三百余次,同時擔任國際期刊Energy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bilityEngineering的編委。

圖書目錄


前言
理論篇
第1章 能源效率的概念、分類和功能
1.1 能源的概念
1.2 能源效率的概念
1.3 能源效率的分類
1.4 能源效率功能
1.5 能源強度
第2章 能源效率測度
2.1 效率的測度
2.2 生產率的測度
2.3 單要素能源效率指標
2.4 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標
第3章 能源效率的影響因素
3.1 經濟發(fā)展與結構變化
3.2 能源生產與消費結構
3.3 技術進步與科技創(chuàng)新
3.4 產品價格與政府管制
3.5 外商投資與國際貿易
第4章 能源與其他生產要素的替代關系
4.1 能源與其他要素替代關系的理論解釋
4.2 能源與其他要素替代關系的計算方法
4.3 能源與其他要素替代關系的經驗研究
4.4 能源與其他要素替代關系差異性的原因
第5章 能源效率回彈效應理論
5.1 能源效率回彈效應定義與分類
5.2 能源效率回彈效應理論假說
5.3 能源效率回彈效應表現(xiàn)形式
5.4 能源效率回彈效應的測算
5.5 能源效率回彈效應解決措施
第6章 能源效率分析方法
6.1 指數(shù)分解方法
6.2 參數(shù)方法
6.3 非參數(shù)方法——數(shù)據(jù)包絡方法
6.4 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
實證篇
第7章 我國能源效率的總體特征
7.1 我國能源效率的總體特征
7.2 我國不同地區(qū)的能源效率
7.3 我國不同部門的能源效率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能源效率的國際比較
8.1 能源消費國際比較
8.2 宏觀能源強度國際比較
8.3 工業(yè)能源強度國際比較
8.4 運輸能源強度國際比較
8.5 家庭能源強度國際比較
8.6 主要高耗能產品國際比較
8.7 本章小結
第9章 中國能源效率地區(qū)差異研究
9.1 中國能源效率地區(qū)差異性表現(xiàn)
9.2 中國地區(qū)節(jié)能潛力分析
9.3 本章小結
第10章 中國能源強度指數(shù)分解
10.1 中國能源強度變化研究現(xiàn)狀
10.2 中國能源強度變化模型構建
10.3 模型求解和分析
10.4 本章小結
第11章 中國能源效率回彈效應研究
11.1 中國能源效率CGE模型構建
11.2 基礎數(shù)據(jù)和參數(shù)估計
11.3 CGE模型程序的表示和求解
11.4 本章小結
第12章 中國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12.1 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
12.2 我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
12.3 廣義技術進步的分解
12.4 廣義技術進步對我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響
12.5 本章小結
第13章 國際貿易對能源效率的影響
13.1 國際貿易結構對能源效率的影響
13.2 國際貿易技術溢出對中國省區(qū)能源效率的影響
13.3 國際貿易技術溢出對中國工業(yè)能源效率的影響
13.4 本章小結
第14章 能源效率政策選擇
14.1 國際能源效率政策現(xiàn)狀和實施障礙
14.2 中國能源效率政策現(xiàn)狀和實施障礙
14.3 中國能源效率政策選擇
14.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1 縮略語中英文對照
附錄2 中國分解SAM表(2002年)
附錄3 CGE GAMS部分程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