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觀形成時期,馬克思指出落后國家只能以資本現代性形式展開自身發(fā)展之路,相應帶來的資本主義災難是進入“世界歷史''建立現代性而必然付出的代價。但當”單獨的歷史“進入”整體的歷史“之后,各個民族都分別以自身的方式進入”資本的時代“。這其中有些民族對于自身的現代發(fā)展就產生了”跨越''完整資本主義發(fā)展階段直接進入新歷史階段的可能。馬克思通過對一些比較落后國家的發(fā)展關注,在資本批判的意義上實際上以“跨越”的方式顯示了一種“解放”的道路。西方的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不再是一切民族“注定要走”的具體歷程。馬克思晚期實際上開展了一種資本主義現代社會與社會主義現代社會之間差別、轉換和發(fā)展的關系研究,唯物史觀成為建立在生產方式順序更替“一元”邏輯之上的現代發(fā)展“多線”論,成為馬克思“改變世界”哲學在發(fā)展觀上的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