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印度佛教故事口傳人華之途徑及語言交際
從高啟贈答詩看其生活經歷及心態(tài)變化
論鄭恒形象的演變對西廂故事的影響
從傳奇到民歌——以西廂故事為中心
中印古典詩韻論的詩法表現——從中印兩個詩學命題談起
古代文藝思想研究
論“登高能賦”
鐘嶸詩學命題“文已盡而意有余”說探微
“文以載道”與“審美直觀”——唐順之文藝思想的叔本華哲學、美學批判
沈周詩學思想初探
近代報刊詩話對傳統詩話的繼承和嬗變
論中國中世文學中詩歌色彩語言的嬗變
古今文學演變研究
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考解——再論樂府詩的拼湊與割裂
試論孫綽詩文中三教雜糅之現象——以《游天臺山賦》為例
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隱女性愛隋詩新探
論溫庭筠的仕途追求及詠史詩傳作
《和陶集》與中年張岱的圖像重構
明末清初世變文學之余懷個案研究
論王熙鳳的哭
抒寫人性的大眾文學——淺論金庸的文學觀
《馬路天使》、《十字街頭》與美國動漫——電影拍攝的靈感從哪里來
儒道思想文化研究
孔子論“君子病無能”與曹雪芹的“補天”思想
莊子濠梁之辯的主體問性美學解讀
從儒農之爭管窺先秦農家思想
錢穆的儒家立場——讀錢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系》
語言學研究
從異體字“裹”與“里”以及“袒1”與“袒2”的用法看《三國志演義》早期文本——以“嘉靖壬午本與葉逢春本之比對”為中心
山東鄒平方言里的“嘍”的用法和分布
《論語》“敏”含義考釋
從《孟子》看《漢語大詞典》的詞條失收問題
從愛德華·薩丕爾關于語言與文學關系的闡釋看《武林外傳》
文獻與考證
《四部叢刊》本《眉山唐先生文集》校讀札記
從文獻學角度看《中國文學史新著》
元代詩人黃蚧生卒年考——附考“王蚧”等著錄之誤
顧起元生平履歷鉤沉及卒年考證
對《南山集》案起因新見
金匱秘藏一朝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提要》評述
讀《四庫提要》史部載記類《華陽國志》
文化人類學研究
周必大兩次宮觀心境解讀
社會記憶的重塑——從孟姜女傳說中“哭”這一情節(jié)的演變談起
論陳三立人品、詩品之高潔——以詠雪詩為例
成長與政治化表達——論傳記片的成長敘事修辭
高密撲灰年畫的文化人類學的解讀
中國文化在國外
“女子無才便是德”之后——中國女子教育的變遷(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
日本學界中國佛教文學研究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