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成語禪解 余惕君
02《磧砂藏》經眼錄
03性空法師紀念文叢(共6冊…
04元代北京漢藏佛教研究
05古代印度佛教經典中的治國…
06佛教義學研究(第3輯)
07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
08石泉音集(第1輯 套裝共5…
09河北佛教史
10中國佛性論
宣化法師 講述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阿彌陀”是梵…
可購
宣化法師
《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不久就要出版了,宣化上人囑我寫個序。我才疏學淺,對…
吳言生
本刊有八個專欄,分別為“趙州禪”、“道元與中國禪”、“禪宗語錄”、“禪宗…
永壽
《遍能法師詩文選集》由遍能法師的弟子們搜集整理,該書不僅是對老人的一種報…
釋濟群 著
“人生佛教”的理念由太虛太師率先提出,因其契機,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兩岸三…
朱麗霞 編著
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是藏傳佛教集大成者,被藏民族尊奉為“第二佛…
明堯
本書以悟道為線索,以燈錄和僧傳等原典為第一手資料,精選了中國歷史上490位…
李璐
梁氏在去世的前一年卻告訴我們說,他“自己是一個佛教徒”,“我前生是一個和…
偉子
在佛教經典中,有不少經典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在看似質樸的言語中,這些哲理閃…
江燦騰 著
過去研究明清學術史的大家,多重視明代陽明學及清代樸學,而少精研明清佛教史…
楊曾文、蔣明忠
在中國佛教史和文化史上,馬祖大師占有重要地位。他上承菩提達摩祖師至六祖慧…
李正覺
1000個你應該了解的佛教問題,更全面,更深入,更易懂,更有趣。佛教是一個如…
江燦騰
來自祖國大陸的佛教一波一波進入臺灣島,帶來信仰、儀式與組織上的基礎;日本…
弘法寺
《行愿大千》是兩岸三地學者撰寫的關于中國佛學與本煥長老生平及思想研究的論…
杜繼文,黃明信 主編
《佛教小辭典(修訂版)》共選收佛教條目4203條。包括佛教總論,教派、組織、…
桂紹海
禪不拘于任何形式,追求一種心態(tài)的平和。任何一種執(zhí)著,都是對禪本身的執(zhí)著,…
禪的智慧在于為讀者提供一個便捷的門徑,去打開自己的法眼,引導我們發(fā)現自己…
(韓)金成修 著
該書廣泛利用漢文、蒙古文、藏文以及英文、日文、滿文的原始資料,借鑒前賢的…
方立天 著
魏晉南北朝是佛教傳入中國并迅速得到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本書的重點即是通過對這…
釋正剛 著
正剛法師淳樸又略帶拘謹的舉止,在探討問題時表現的嚴肅認真的理性態(tài)度,給作…
明囗
本書的內容為圣嚴法師在紐約東初禪寺與修習禪坐者的法談,這些談話是師父多年…
在各種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學內涵最為豐富多彩。本卷簡要地論述了佛教哲學的…
本書著重從兩個方面展示“中國佛教文化”的內涵與特色:一方面是介紹中國佛教…
閩南佛學院 編
《閩南佛學(第4輯)》共分四部分:皈依、聞思天地、學者論壇、閩南佛學院20…
江波·仁欽曲札 編譯
本論具備二個主要特點: 一、高度概括了佛教的總體教義?!“芽此剖铸嫶蟮摹?/p>
隋唐時期佛教宗派林立,盛極一時,可謂中國佛教最富創(chuàng)造力的巔峰時期。本書著…
啟功
二零零四年七月,啟功夫子九旬晉二壽辰,我社出版了《啟功口述歷史》等數種夫…
賴永海
暫缺簡介...
李叔同
佛終生說法,都是為救濟眾生,弘一大師正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出世入…
可讀可購
王志遠
宗教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和表現藝術兩大門類,前者基本以靜止的形態(tài)出現,包…
紀華傳
中國佛教從印度東傳以來,在中華大地生根、發(fā)展,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至今…
弘學
《禪林寶訓》收錄南岳下十一世黃龍惠南至十六世佛照拙庵等宋代禪師之遺語教訓…
(明)瞿汝稷
《指月錄》,全稱《水月齋指月錄》,三十二卷,明萬歷間瞿汝稷編撰。全書記述…
校注:弘學
《千手千眼觀世音陀羅尼經》全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
黃公元
本書側重介紹高僧與西湖的殊勝因緣,分列六個部分來敷演,內容包括古寺名剎開…
妙靈
本書主要對中外各國古代的佛教歷史做了研究,內容囊括了佛教思想史、人物史、…
李英武
《百法明門論講析》是研習唯識學的基礎讀物,為大乘佛教對宇宙萬有之分類,明…
整理:弘學、蒲正信
《少室四論》是從《少室六門集》中選出與禪修有關的四論,以《二人四行論》和…
上海真如寺釋妙靈
《真如寺志》以今寺域為記述范圍。為了反映寺院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影響,在附錄…
濟群
《唯識三十論》正是解決認識與存在的關系。世界雖然復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