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高等醫(yī)學院校規(guī)劃教材:醫(yī)學微生物學(第6版)(供基礎、預防、臨床、口腔及藥學等專業(yè)用)》沿用了上一版的基本框架,對具體內容進行了修改和更新。同時對部分章節(jié)作了適當調整。例如,在細菌學總論中設了三個部分,分別是第一部分細菌的生物學性狀,包括細菌形態(tài)學、細菌生理學、噬菌體、細菌遺傳學、外界因素對細菌的作用以及細菌的分類與命名六章;第二部分為細菌與宿主的相互關系,即第七章細菌的致病性與機體的抗菌免疫性;以及第三部分細菌性感染的控制,即第八章細菌性感染的診斷與特異性防治。這樣,不但讓初學者或學生了解細菌總論的基本概念,而且也與病毒總論相對應。與此相應地將真菌一篇也分為真菌學總論與各論兩章。另外,原細菌學各論的第二十六章立克次體屬與巴爾通體屬一章,現(xiàn)改為立克次體屬、無形體屬和巴爾通體屬,加入了嗜吞噬細胞無形體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有關內容,讓廣大讀者對當前這一新發(fā)傳染病有初步的了解。同時,對書中涉及的微生物名稱、重要的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以及常見綜合征的英文詞匯進行了修改與補充,以滿足讀者對有關醫(yī)學英語詞匯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