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群,1961年10月生于安徽廬江。1983年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獲歷史學學士。1992年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獲歷史學碩士。2000年廈門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獲教育學博士?,F(xiàn)為廈門大學教育部文科基地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暨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高等教育歷史與理論、高等教育考試和大學文化研究。出版專著《科舉革廢與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轉型》、合著《中國考試發(fā)展史》、《高等教育史》,合編《中國高等教育百年》等著作;發(fā)表《儒學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演化及其前景展望》、《從考“官”到考“學”:廢科舉后考試文化的變革與傳承》、《從探索規(guī)律到闡釋文化:教育史研究的新路徑》、《科舉制下通識教育傳統(tǒng)的演變與啟示》等論文120余篇,其中30余篇為《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報刊資料等轉載。論著曾獲福建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1次、三等獎2次,合著獲福建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第14屆中國圖書獎等。章開沅,浙江吳興人,1926年生。1948年11月于南京金陵大學歷史系肄業(yè)。1951年在華中師范大學任教至今?,F(xiàn)任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中心主任。1984-1990年任華中師范大學校長,1983-1990年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1990-1995年,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與普林斯頓神學院客座研究員、耶魯大學歷史系魯斯學者、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歷史系客座教授、臺灣政治大學歷史所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第14屆“黃林秀蓮訪問學人”等。美國奧古斯坦那大學授予榮舉博士學位,田納西州長授予榮譽市民證書。撰著及主編的主要學術著作:《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與近代社會》《張謇傳》《離異與回歸:傳統(tǒng)文化與近代化關系試析》《中國教會大學的歷史地位》《從耶魯?shù)綎|京:為南京大屠殺取證》《實齋筆記》《鴻爪集》等。余子俠(余子峽),湖北蘄春人,1953年生,恢復高考后首屆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先后獲得哲學學士、史學碩士及博士學位,現(xiàn)為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兩級研究生指導教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所兼職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在《教育研究》、《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七十余篇,獨撰及合著《山鄉(xiāng)社會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等學術專著多部,主編(合作)《中國著名大學校長書系》、《日本侵華教育全史》、《湖北考試史》等大型學術著述多套,另參加《陶行知教育學說》等學術著作的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