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是人類特有的實踐活動,也是世界各國考查知識或技能的普遍方式??荚嚰仁侨祟惿鐣葑兊墓餐a物,同時又是各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特定產物。自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考試便在漫長的歷史長河和激蕩的社會演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成為推進人類文明昌盛和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機制??荚囋鴮θ祟惿鐣陌l(fā)展與進步作出巨大的貢獻,給人類社會帶來福音,但是,如果對考試的認識和使用不當,也可能給一個國家或民族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其功能具有雙重性。中國是世界考試的故鄉(xiāng),也是考試的歷史發(fā)祥地。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中國曾經憑借著考試以及其他的偉大發(fā)明,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譜寫了最輝煌的歷史篇章,創(chuàng)造了最燦爛的民族文化。以科舉考試為代表的中國古代考試制度,曾被國人自豪地稱為“是世界各國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也不乏外國學者仰慕地譽為“人類所發(fā)展出的選擇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贊賞的方法”。然而,滄海桑田,世紀更迭,中國古代考試制度由于各種原因,逐漸從興教育才、選賢任能的機制蛻變?yōu)榻d教育、束縛人才的枷鎖,進而成為“錮蔽文明”的根源和社會發(fā)展的障礙。中國古代考試制度之所以曾從歷史的巔峰跌入黑暗的深淵,滯后于社會和經濟發(fā)展水平,淪為時代的落伍者,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封建統治者閉關自守、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停滯不前,以至于古老的考試文明不能推陳出新,最終被歷史潮流所淘汰。前人之轍,后人之師。我們應當永遠汲取這一慘痛的歷史教訓,認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