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詩經》日藏寫本研究
第一節(jié) 日本今存《詩經》古寫本
一、《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著錄的《詩經》
二、《經籍訪古志》著錄的《詩經》鈔本
三、日本現存《詩經》古鈔本
四、中國學者的日藏《詩經》鈔本和古印本研究
五、《詩經》日藏寫本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東洋文庫所藏唐鈔本《毛詩殘卷》考
第三節(jié) 京都市藏唐鈔本《毛詩正義秦風殘卷》
第四節(jié)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唐鈔本《毛詩正義》卷十八研究
第五節(jié) 大念佛寺鈔本《毛詩二南殘卷》研究
一、大念佛寺本所屬系統(tǒng)
二、大念佛寺本俗字與敦煌俗字互通性
三、大念佛寺本俗字研究為敦煌俗字研究提供參照補充
第六節(jié) 宮內廳書陵部藏《群書治要.詩》錄考
一、《群書治要》的編撰與回歸
二、《群書治要》的寫本和印本
三、《群書治要》中的《詩》
四、《群書治要·詩》的訓點
五、《群書治要·詩》校注
第七節(jié) 《毛詩抄》的文獻價值
一、“家本”
二、唐本
三、舊本
四、舊點與師說
五、江家點
六、歧義與誤讀
第二章 日藏中國《詩經》著述佚文異文考
第一節(jié) 佛經音義寫本中的《詩經》四家異文考
一、佛經音義寫本中保存的文化資料
二、《新譯華嚴經音義私記》與中國學人
三、《新譯華嚴經音義私記》中的《詩經》引文
四、《妙法蓮華經釋文》中的《詩經》引文
第二節(jié) 《玄應音義》和《慧琳音義》中的《詩經》引文
一、《慧琳音義》中的《韓詩故》
二、《慧琳音義》中的《韓詩傳》
三、《慧琳音義》中的《毛詩》異文
四、《慧琳音義》引《毛詩王氏注》及《毛詩音義》
五、希麟《續(xù)一切經音義》
第三節(jié) 原本《玉篇》中的《詩經》引文考
一、原本《玉篇》所引《韓詩故》
二、《香字抄》引原本《玉篇》
三、原本《玉篇》中野王案的《毛詩》異文
第四節(jié) 日本編纂的類書和辭書引用的《詩經》文獻
一、《倭名類聚抄》所引《韓詩》與《毛詩》
二、《幼學指南抄》中所引《詩經》
三、《政事要略》中引用的原本《玉篇》
四、奈良平安時代金言集中引用的《毛詩》
第三章 日藏《詩經》寫本與敦煌寫本
第一節(jié) 敦煌《詩經》殘卷與日本古寫本互校舉隅
一、關於清家秘點本《毛詩鄭箋》
二、敦煌《詩經》寫本與日藏寫本異同
三、《詩經》寫本研究展望
第二節(jié) 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詩經》寫卷補考
一、敦煌寫卷價值的旁證
二、補正阮校之未周
三、補今本之脫漏
四、糾今本之誤改
五、敦煌寫卷與日藏寫本之關系
六、今本刪去的助字
第四章 《毛詩正義》單疏本和靜嘉堂本《毛詩鄭箋》
第一節(jié) 宋槧單疏本《毛詩正義》
一、單疏本珍如拱壁
二、《毛詩正義》單疏本的發(fā)現
三、島田翰與劉承干對單疏本的研究
四、劉氏《??庇洝分歌?br />
五、單疏本的文獻價值
六、單疏本仍需再校
第二節(jié) 足利學校藏南宋十行本《毛詩詁訓傳》
一、南宋刻本與十行本《毛詩注疏》
二、南宋十行本之東傳
三、校勘文字的參考價值
四、訛誤舉隅
五、南宋十行本與單疏本對校
六、天理大學天理圖書館藏《毛詩要義》
第三節(jié) 靜嘉堂所藏《毛詩鄭箋》古鈔本考
一、清原家學的毛詩學和《毛詩》授課
二、久原本和靜嘉堂本
三、靜嘉堂本??斌w例
四、靜嘉堂本的聲點和訓點
五、靜嘉堂本屬監(jiān)本系統(tǒng)
六、見於靜嘉堂本的《傳》《箋》佚文
七、阮本衍文
八、清原宣賢??迸e隅
九、靜嘉堂本《毛詩鄭箋》與唐宋詩經學
十、靜嘉堂本與清原宣賢親筆本
第五章 江戶時代的《詩經》文獻考
第一節(jié) 現存江戶時代《詩經》文獻概述
一、漢唐《詩經》著述傳本
二、宋人《詩經》著述傳本
三、明人《詩經》著述傳本
四、清人《詩經》著述傳本
第二節(jié) 寬延本《毛詩鄭箋》與明本《詩經》
第三節(jié) 觀音寺所藏享和本
第四節(jié) 江戶時代諸學派的《詩經》著述
一、朱子學派的《詩經》著述
二、古學派的《詩經》著述
三、陽明學派的《詩經》著述
四、折衷學派的《詩經》著述
五、名物研究著述
六、《韓詩外傳》研究著述
第六章 《七經孟子考文補遣》中的《詩經》文獻
第一節(jié) 《考文補遺》與中日學術
一、山井鼎與《考文》
二、《考文補遺》的版本
三、《考文補遺》與中國學界
四、《考文補遺》的回流
五、《考文補遺》事業(yè)未盡
第二節(jié) 《考文補遺》與《詩經》???br />
一、《考文》體例和足利學校
二、山井鼎的《詩經》考文
三、《考文補遣》中的《毛詩》考辨
四、阮元、江瀚對《考文補遣》的研究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